诊断: 氯气中毒 毒理: 急性中毒多由意外事故所致,且常为群体中毒,由于它使用广泛,故发生这类重大化学事故也较多。如1981年波多黎各San Juan市某化工厂2000 kg(2吨)氯气泄漏 |
http://www.51anping.com/zhiye/2011-05-04/12071.html - 2011-05-04 - 职业危害,职业病 |
|
“自上世纪50年代建立职业病报告制度以来,我国已累计报告尘肺病人58万多例,现有尘肺病人44万多例,每年还新增约1万例。”
这是卫生部副部长蒋作君在16日的全国职业病防治电视电话会上 |
http://www.51anping.com/zhiye/2011-05-04/12070.html - 2011-05-04 - 职业危害,职业病 |
|
(1)健康保障义务。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环境和条件。
(2)职业卫生管理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 |
http://www.51anping.com/zhiye/2011-05-04/12069.html - 2011-05-04 - 职业危害,职业病 |
|
诊断: 氟化钠中毒毒理: 生产性中毒乃防护不严,吸入本品粉尘所致,比较少见。生活性中毒乃保管不善误服所致,曾有将本品误当食用碱而发生中毒的报道。人经口最低致死量为75 mg/kg;1% |
http://www.51anping.com/zhiye/2011-05-04/12068.html - 2011-05-04 - 职业危害,职业病 |
|
《职防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有:
①享受教育培训权,依法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②享受健康服务权,依法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 |
http://www.51anping.com/zhiye/2011-05-04/12067.html - 2011-05-04 - 职业危害,职业病 |
|
振动对人体的影响分为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全身振动是由振动源(振动机械、车辆、活动的工作平台)通过身体的支持部份(足部和臀部),将振动沿下肢或躯干传布全身引起接振动为主,局部振动 |
http://www.51anping.com/zhiye/2011-05-04/12066.html - 2011-05-04 - 职业危害,职业病 |
|
诊断: 氟化氢和氢氟酸中毒毒理: 急性中毒多为工业生产中的事故所致,一般见于:①直接生产、使用、贮存、运输氢氟酸、氟化氢发生逸漏及破损;②含氟化合物(如五氟化锑、氟化矽、氟化硫 |
http://www.51anping.com/zhiye/2011-05-04/12065.html - 2011-05-04 - 职业危害,职业病 |
|
在现代工业作业环境中,工作人员经常会遇到火焰、高温、熔融金属、腐蚀性化学的品、低温、机械加工以及一些特殊换危险。对于这些危险,需要专用的防护服来保护整个身体。防护服也被称为工作 |
http://www.51anping.com/zhiye/2011-05-04/12064.html - 2011-05-04 - 职业危害,职业病 |
|
诊断: 氧中毒毒理: 急性氧中毒多为医疗或潜水作业中给氧(包括高压氧治疗)处置不当所致。受害的靶器官主要为肺和中枢神经,通常发病的时间与氧压成负相关,即氧压愈高,发病愈急;而严 |
http://www.51anping.com/zhiye/2011-05-04/12063.html - 2011-05-04 - 职业危害,职业病 |
|
诊断: 一氧化碳中毒毒理: 中毒原因:①生产性中毒主要见于钢铁和化工企业,特别以小化肥厂较为多见,乃由违章作业或意外事故,使生产废气或含高浓度CO的燃料气泄漏于作业区所致;以汽油 |
http://www.51anping.com/zhiye/2011-05-04/12062.html - 2011-05-04 - 职业危害,职业病 |
|
诊断: 溴中毒毒理: 吸入高浓度蒸气多为生产性防护不严所致。经口误服其液体则多为有意自杀,均不常见。溴也是一种强氧化剂,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且组织损伤的程度较氯更明显, |
http://www.51anping.com/zhiye/2011-05-04/12061.html - 2011-05-04 - 职业危害,职业病 |
|
诊断: 亚硝酸盐中毒毒理: 中毒原因主要有:①最常见的中毒原因为被误作食用盐烹调,引起食用者集体中毒,此类意外中毒事故已屡次发生;②某些蔬菜(青菜、菠菜、芥菜、甜菜等)、新腌制 |
http://www.51anping.com/zhiye/2011-05-04/12060.html - 2011-05-04 - 职业危害,职业病 |
|
诊断: 肼中毒毒理: 肼属中等毒类。该品经皮肤、消化道、呼吸道迅速吸收,对磷酸吡哆醛酶系统有抑制作用;也是弱的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能引起溶血。此外,肼还可刺激皮肤,也能致敏。
|
http://www.51anping.com/zhiye/2011-05-04/12059.html - 2011-05-04 - 职业危害,职业病 |
|
诊断: 二氧化碳中毒毒理: 国内外报道的急性中毒,多为生产性中毒事故,常为在不通风的条件下进入煤矿井、油井,入船舱底,下水道、发酵池,储蔬菜、水果、谷物的地窖或仓库作业所致。此 |
http://www.51anping.com/zhiye/2011-05-04/12058.html - 2011-05-04 - 职业危害,职业病 |
|
诊断: 叠氮钠中毒毒理: 该品主要在有机合成中有叠氮酸气体逸出,产生危害。该品与氰化物类似,体外研究主要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和其他酶,并能使体内氧合血红蛋白形成受阻。
临床表 |
http://www.51anping.com/zhiye/2011-05-04/12057.html - 2011-05-04 - 职业危害,职业病 |
|
诊断: 氨和氢氧化铵中毒毒理: 吸入性中毒主要为生产安全事故所致,多见于化肥工业。如使用氨气的管道阀门等爆裂,液氨在运输和使用中储罐泄漏,高浓度强氨水急剧挥发等。此外氢氧化铵尚 |
http://www.51anping.com/zhiye/2011-05-04/12056.html - 2011-05-04 - 职业危害,职业病 |
|
诊断: 三氟化硼中毒毒理: 主要为生产性吸入致急性中毒,也可腐蚀表皮致灼伤。误服罕见。致毒机制与氟化氢和硼酸基本一致,以前者为主。
临床表现: (1)急性吸入中毒以呼吸道刺 |
http://www.51anping.com/zhiye/2011-05-04/12055.html - 2011-05-04 - 职业危害,职业病 |
|
诊断: 二硫化碳中毒毒理: 1.工业上二硫化碳主要用于制造黏胶纤维、玻璃纸、四氯化碳、农药、橡胶增塑、胶合板枯合、粮食熏蒸杀虫,也作为硫、碘、溴、樟脑、树脂、蜡和脂肪的溶剂。 2.二 |
http://www.51anping.com/zhiye/2011-05-04/12054.html - 2011-05-04 - 职业危害,职业病 |
|
诊断: 氯氧化物中毒毒理: 常见的中毒原因有:①带J造硝酸和用硝酸浸洗金属,制造硝基炸药、硝化纤维、苦味酸等硝基化合物生产赛璐珞和照相胶片及此类物品燃烧时,苯胺染料重氮化过程及有 |
http://www.51anping.com/zhiye/2011-05-04/12053.html - 2011-05-04 - 职业危害,职业病 |
|
诊断: 【诊断要点】
1、明确的短时间内接触高浓度苯蒸气的接触史。
2、出现临床表现。临床上将仅吸入数口苯蒸气后出现轻度黏膜刺激症状者列为观察对象;出现头痛、头晕、恶心、 |
http://www.51anping.com/zhiye/2011-05-04/12052.html - 2011-05-04 - 职业危害,职业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