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氨和氢氧化铵中毒
毒理:
吸入性中毒主要为生产安全事故所致,多见于化肥工业。如使用氨气的管道阀门等爆裂,液氨在运输和使用中储罐泄漏,高浓度强氨水急剧挥发等。此外氢氧化铵尚有大量泼洒污染体表及经口误服引起中毒者。氨气主要对眼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与腐蚀作用,浓度过高时尚可使中枢神经兴奋性增强,引起痉挛;尚可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引起心搏和呼吸停止。成人在氨气浓度为553 mg/m3的环境中吸入半小时,即会有剧烈的刺激症状,仅可耐受1.25分钟;若增为700 mg/m3,会立即剧咳;浓度升至1750~4500 mg/m3可危及生命;如再进一步升高达4500 mg/m3以上,可立即死亡。氨和氨水均可引起眼的碱灼伤,氨水对皮肤与消化道均有碱灼伤和腐蚀作用。
临床表现:
(1)轻度氨气中毒:有口、鼻辛辣感,流泪,咽喉疼痛,咳嗽,喉声嘶哑及轻度头晕、头痛、乏力等症状。体检可见眼及咽部充血、水肿,肺有干性啰音。胸部x线检查肺纹理增强及(或)边缘模糊,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血气分析,在呼吸空气时,动脉氧分压可低于预计值1.33~2.67 kPa(10~20 mmHg)。
(2)中度中毒:头晕、头痛、乏力及呼吸道刺激症状加重,并可有恶心呕吐,剧烈咳嗽,喉声嘶哑,有时发生喉头痉挛致声门狭窄,痰中有时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呼吸频速,轻度发绀。肺部有干湿啰音。胸片肺纹理增强,边缘模糊呈网状影,肺野透光度降低及(或)有散在斑片状影。血气分析在吸入50%以下低浓度氧时,可维持动脉血氧分压大于8 kPa(60 mmHg)。
(3)重度中毒:剧烈咳嗽,常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胸闷、气急、心悸、脉速、发绀和呼吸困难明显,并有烦躁、痉挛或昏迷,恶心、呕吐频繁,呼吸窘迫,两肺满布干湿啰音。胸片两肺野有边缘模糊的斑片影、云絮状影,并可相互融合成大片蝶状影或出现“白肺征”。血气分析在吸入50%以上高浓度氧的情况下,动脉血氧分压仍低于8 kPa,部分患者可发展为ARDS或并发气胸、纵隔气肿,心、肝、肾等实质损害。若呼吸系统损害虽属中度中毒改变,但如伴有严重喉头水肿或支气管黏膜脱落引起窒息,或并发较严重的气胸及(或)纵隔气肿,或出现明显的心、肝、肾损害,也应列为严重中毒。
(4)高浓度氨气和氨水溅入眼内,可使眼结膜水肿,角膜溃疡,虹膜炎,晶状体混浊,甚至引起角膜穿孔,患者有羞光、流泪、眼痛及视力障碍,重者引起失明。
(5)氨水和高浓度氨气污染皮肤,引起局部碱灼伤,发生充血、水肿和糜烂,开始局部为白色,其后转为红色或棕色,再后则形成溃疡创面和糜烂。碱灼伤所形成的皂化脂肪或碱性蛋白质为可溶性,可使组织继续损伤破坏,且易发生继发感染;严重大面积病例易引发休克和败血症。经口误服氢氧化铵,引起口腔及消化道腐蚀和烧灼,口腔及咽部黏膜面变白易脱落,其下则红肿,食管和胃亦可有类似损伤,并可有溃疡形成。患者有口咽剧烈疼痛,中上腹或腹绞痛,并可有血性呕吐物或血便。
急诊处理:
1.氨气吸入中毒者应立即脱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脱除污染衣物。有条件者应予吸氧。维持呼吸及循环功能,并静卧休息和观察至少6小时,长者16~24小时。适当控制液体进入量。
2.氨气中毒引起的呼吸系统损害(化学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间质性肺炎和肺水肿)均宜予早期、足量、短程糖皮质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具体方法和用药。
3.中度以上中毒病例,应注意防治支气管黏膜坏死脱落引起的急性窒息或肺不张。此种情况一般在中毒后的3~7日发生,中毒后24~48小时应特别注意。氨吸入中毒呼吸道分泌物极多,必要时应早期做气管切开,及时有效地清除分泌物和脱落的坏死组织。已发生者如不能咳出,应紧急用支气管镜取出脱落的支气管黏膜,解除通气障碍。还应注意防治气胸和纵隔气肿,慎用正压通气。已发生气胸,肺压缩严重者,应紧急在床边做手术,置胸腔引流管和引流瓶抽气减压。发生中枢兴奋性痉挛和心、肝、肾损害者按中毒性心肌病、中毒性肺病和中毒性肾损害处理。
4.眼损伤的病例,应用2%硼酸水冲洗。为清除渗透到结膜下的毒物,必要时应作球结膜放射状切开,然后再作结膜下冲洗,并可于结膜下注射维生素C2ml(0.25~0.5g)进行中和,轻者可用其点眼。还可作前房穿刺抽去染毒的房水,再生的房水可将残存的毒物稀释;严重者可作房水引流。初步紧急处理后,再用氯霉素和糖皮质激素点眼液点眼和四环素眼膏涂眼,以减轻损伤和防止继发感染。如一时难以取得硼酸水、1%乳酸溶液或2%枸橼酸等中和溶液,可用自来水加适量食醋冲洗,亦可单用饮用水冲洗。冲洗时间一般宜15分钟左右。
5.皮肤灼伤局部宜迅速用流动清水持续冲洗,面积大者可用流动水淋洗或浸于浴盆内冲洗,紧急时可跳入附近浅水池或天然水源中清洗。急诊早期做切削痂术,可避免创面进行性加深。切削痂后对创面基底无法判定其活力时,应延期植皮。其他如补液和血浆、防治休克及感染等均与一般烧伤治疗相同。
6.误服氨水者不宜洗胃和催吐,以防胃肠道穿孔,可立即服用食酷或3%~5%乙酸液或5%稀盐酸,也可服大量橘汁或柠檬汁;其后再服牛乳、蛋清、橄榄油或其他植物油,以保护消化道黏膜。其他均作对症治疗。发生喉头水肿、声门痉挛致呼吸困难者(包括吸入中毒)宜早期作气管切开。早期用泼尼松10 mg每日3次,持续用4~5周,有助于防止和减轻食管疤痕狭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