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氯氧化物中毒
毒理:
常见的中毒原因有:①带J造硝酸和用硝酸浸洗金属,制造硝基炸药、硝化纤维、苦味酸等硝基化合物生产赛璐珞和照相胶片及此类物品燃烧时,苯胺染料重氮化过程及有机物(如木片、屑等)接触浓硫酸时,均可形成稍气(主要含二氧化氮和氧化氮),如果防护不严,大量逸出被吸人即致中毒;②矿井及涵洞内用硝基炸药爆炸会产生大量硝气,如未及时通风稀释,即进人现场可吸入中毒;③电焊、氩弧焊、气焊与气割及电弧发光时,能产生高温使空气中的氮和氧结合成氮氧化物,如通风不良或在密闭容器中作业也易吸人中毒;④某些青饲料和谷物内含亚硝酸钾,贮藏在不通风的谷仓内,于缺氧条件下发酵,生成亚硝酸钾和氧,在仓内发酵湿度增高的环境里,亚硝酸即分解成氮氧化物和水,人吸入致中毒,此即“谷仓气中毒”。 氮氧化物为弱酸刺激性气体,它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故对眼和上呼吸道刺激作用较轻,到达深部呼吸道后,逐渐与水形成硝酸与亚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与腐蚀作用,形成中毒性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水肿。此外,亚硝酸和硝酸被吸收后,逐步变为亚硝酸盐,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并使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患者吸入的硝气以二氧化氮为主时,则肺损害为重;若以氧化氮为主,则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中枢神经损害明显,但后者罕见。临床所见病例,绝大多数以肺损害为主。
临床表现:
吸入后可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咽喉不适、刺激性咳嗽,剧者出现阵挛性咳嗽而引起呕吐,刺激症状的轻重与吸人毒物的浓度密切正相关,经休息与治疗,可较快好转或消失,但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可出现肺损害症状,潜伏期的长短与吸入浓度呈负相关,通常为6~72小时,而且有一定的个体差异。
(1)轻度中毒:潜伏期后出现胸闷、咳嗽、咯痰,伴轻度头昏、头痛、乏力、心悸、恶心等一般中毒症状;胸部听诊可有散在干啰音。x线胸片示肺纹理增多或肺纹理边缘模糊。血气分析于呼吸空气时,动脉血氧分压可低于预计值1.33~2.67 kPa(10~20 mmHg)。
(2)中度中毒:有呼吸困难,胸闷常发展为胸部紧缩感,咳嗽较剧烈,咯痰中可带血丝。全身一般中毒症状也加重,两肺闻干眵音或散在湿啰音,因缺氧可有轻度发绀。x线胸片示肺野透光度降低,肺纹理增多、紊乱、模糊呈网状阴影,或有局部点、片状阴影,并可相互融合成斑片影,边界模糊;个别患者两肺散在点状浸润病灶与粟粒结核相似。血气分析在<50%低浓度吸氧时,才能维持血氧分压大于8 kPa(60 mmHg)水平。中毒潜伏期多在3~15小时之间。
(3)严重中毒:呼吸窘迫,剧烈咳嗽,咯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明显发绀,两肺干湿啰音。x线胸片示两肺满布边缘模糊低密度斑片阴影,有时互相融合成大片影几乎布满全肺,被称为“白肺征”。血气分析在吸入大于50%氧的情况下,动脉血氧分压仍小于8 kPa(60 mmHg)。患者可并发气胸或纵隔气肿,发生窒息。有的还出现血循环衰竭、休克、呼吸衰竭、谵妄及昏迷,部分患者尚可合并有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4)绝大多数患者经急救治疗可逐步康复,但有少数病例在肺水肿基本恢复两周左右,又发生咳嗽、胸闷及进行性呼吸窘迫等症状,检查见有明显发绀,两肺干湿啰音;X线胸片示两肺满布粟粒状阴影。还有少数病例在吸入硝气后,开始无明显中毒症状,但于两周左右,发生此类病变,此乃迟发阻塞性毛细支气管炎所致。
急诊处理:
1.迅速脱离中毒现场,静卧保暖,立即吸氧,限制液体进人量使体液略处于负平衡,并作对症处理,同时需对出现刺激症状者或密切接触者严密观察24~72小时,若未见肺水肿表现,方可恢复正常活动。
2.轻度中毒予吸氧、镇静和对症治疗,必要时也可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和支气管扩张剂作雾化吸入治疗,具体方法参阅,崽论第四章。
3.中、重度中毒均参照中毒性肺水肿救治。为预防迟发阻塞性毛细支气管炎,可适当延长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时间。已经发生迟发阻塞性毛细支气管炎者,仍按中毒性肺水肿的救治原则作急救治疗。
4.发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