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汽车罐体动火检维修作业的HSE管理
发表日期:2011-04-23 11:45:35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在销售企业HSE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中,其重点是HSE程序文件在公司机关和油库、加油站、运输公司等基层单位设备设施新、改、扩建、装潢、检维修诸施工作业活动中的应用,而运输公司的油罐车检维修作业又是其中一个难点。中国石化江苏盐城石油分公司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尝试,现以油罐车检维修作业为例,介绍下HSE管理程序在具体施工作业中的应用。
1确定检维修作业任务、内容、地点和期限
明确检维修作业任务、内容、地点和期限,同时可将罐体动火维修作业分为准备、检维修和投用三个阶段分别进行HSE管理。
2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
根据《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管理程序》,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法对罐体动火检维修项目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见表1。
表1 油罐车罐体动火栓修预先危险性分析(PHA)记录表

3明确项目负责人
为确保维修作业安全进行,明确车辆管理部门领导为项目负责人,驾驶员为具体负责人。
4选择检维修单位
按照《承包商HSE管理程序》规定,在本单位或本系统内确定的《合格承包商名册》中选择检维修单位。
5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检维修单位参照《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管理程序》和《环境因素识别和影响评价管理程序》,对其检维修作业任务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和环境因素评价,交车辆管理部门审查。对暂无能力开展风险评估的检维修单位,由车辆管理部门协助完成。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a)统计主要检维修机具和物料并采用鱼刺图法将检维修作业任务细分成若干作业活动,见图1。
b)识别主要检维修机具、物料和各项活动是否已经风险评估,并有充分有效的控制文件;
c)对不符合要求的控制文件进行补充、完善;
d)对未进行风险评估的检维修机具、物料和作业活动,采用安全检查表(SCL)法、作业活动分析(JHA)法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法开展风险评估及环境因素评价(见表2、表3和表4),并按要求制定充分有效的控制文件。

图1 动火检维修作业鱼刺图
表2 电焊机安全检查(SCL)分析记录表

表3 罐体动火作业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表4 罐体动火作业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

表5 油罐车罐体动火检修条件确认表

6制定检维修方案
由检维修单位在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检维修方案》交车辆管理部门审查,方案至少应包括检维修项目概况、编制依据、组织机构及职责、检维修准备、检维修程序和方法、风险控制措施、交工文件和应急预案等内容。
7签订《HSE》检维修协议
车辆管理部门与检修单位签订《HSE协议》,明确各自在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
8组织教育培训
车辆管理部门与检修单位对参与检维修的相关人员进行HSE教育培训,严格考核,并做好《教育培训记录》。
9检维修条件确认
检维修前,车辆管理部门制定《检维修条件确认表》(见表5),会同检维修单位现场对检维修条件进行确认。对存在的问题,立即组织整改或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并再次确认,直到全部合格。
10开具作业许可证并组织检维修
检维修前,检维修单位开具《检维修许可证》,并由相关人员、负责人检查、签字确认后生效。检维修作业前,检维修单位按照《进设备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用火管理制度》、《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开具各类相关作业许可证。
11检维修过程中的验收
在检维修过程中,检维修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或行业有关定要求及时进行各单项作业的中间验收,对存在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并再次验收,直至合格,确保不留隐患。
12检维修过程中的变更
在检维修过程中出现变更时,检维修单位会同车辆管理部门按照《变更管理程序》,对变更的设备和作业活动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策划并落实相关控制措施。
13检查、监督和不符合纠正
车辆管理部门和检维修单位对检维修过程各单项作业的情况,按照《检查和监督管理程序》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监督,在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项按照《不符合纠正和预防管理程序》及时进行纠正。
14事故、事件的调查处理
在检维修过程中,如发生事故、事件,应按“四不放过”原则和《事故预防和处理管理程序》,由检维修单位组织调查处理,避免类似事故、事件再次发生。
15记录及反馈
为准确、有效地反映检维修管理中的HSE绩效,并为考核承包商提供客观依据,车辆管理部门按照《承包商管理程序》,做好检维修过程的HSE记录,并按规定归档和上报。
相关推荐:
OSHMS--一张企业在国际经济领域的通行证
实施安全管理体系 保障安全生产
中国石化集团发布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