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第一阶段审核/概述
发表日期:2011-04-23 11:44:11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第一阶段审核概述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通常由第一阶段审核和第二阶段审核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审核又包括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调整审核过程,不进行第一阶段现场审核,以适应特小型组织的需要。第一阶段现场审核是审核组与受审核方正式接触,面对面相互了解和沟通的第一次机会,它为受审核组织完善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了契机,所以双方均应加强合作,交流信息,以便为第二阶段最终认证审核作好准备。
由于两个审核阶段各自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不能够彼此相互替代,所以审核员应注意认真把握两阶段审核的关系和侧重点,做到融汇贯通,以保证审核的充分性和深度。
一、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
1.收集充分的信息,了解现场的情况,并通过对体系文件以及若干重点要素的审核获取对组织环境管理体系的了解和认识,以确定第二阶段审核的重点,为第二阶段审核作好准备。
2.确定第二阶段审核的可行性和条件。在第一阶段审核中,审核组通过对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的了解,指出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为能否按期进行第二阶段审核提供了信息。通常审核组在第一阶段(包括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中指出的问题,受审核方应进行整改,在整改完成以后,方可进行第二阶段审核。必要时,认证机构可适当延迟审核日期。
3.现场对组织的管理权限、活动领域和现场区域等各个方面加以明确,以便最后确认审核范围。
二、第一阶段审核的时机
认证机构与受审核方签定合同以后,经过合同评审,按照受审核方的审核范围和专业特点组建审核组并通知受审核方,至此审核组工作开始启动,即可进入第一阶段审核。第一阶段审核通常包括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
在以下特定情况下,第一阶段审核可不在组织的现场进行,前提是不得降低审核内容及深度要求:
1.受审核组织规模及现场范围很小,且环境因素简单;
2.审核组长已了解受审核方的现场及其环境因素与影响,认为具备认证审核的条件;
3.审核组有充分的资源保证,在受审核方的配合下,可确保一个阶段的审核(即在同一时间段内)满足审核深度的要求。
三、第一阶段审核的程序及方法
(1)审核启动
审核组长在接受审核任务之后即可组成审核组,审核组组成应通报委托方和受审核方,以取得其认可。审核开始以前审核组应承诺对审核活动中获取的信息保密,多数认证机构以签署“审核员规范声明”或“审核员保密声明”的形式,经对方确认后,审核组工作开始启动。
(2)文件审核
审核组长组织第一阶段审核组成员对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进行评审。文件审核以ISO14001标准及环境法律、法规为审核准则,如发现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中的不符合,应书面通知受审核方加以纠正(参阅本章第二节内容)。文件审核应形成结论以决定现场审核条件是否满足。
(3)现场审核计划
在受审核方的文件基本符合审核准则要求的前提下,审核组长拟定第一阶段现场审核计划并与受审核方协商确定现场审核日程。
第一阶段现场审核计划应包括:
①审核目的;
②现场审核组成员(包括审核组长及组员);
③审核主要内容;
④审核方法;
⑤审核日程安排。
其中日程安排可包括审核时间进程、审核组分组及成员、受审核部门、审核方式及审核内容等。
(4)审核实施
审核组按商定的时间在受审核方现场实施第一阶段现场审核,审核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①与组织的管理者和环境管理代表会面,说明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审核内容及方法并陈述保密声明;
②现场调查(如生产现场、动力现场和主要环保设施现场),了解生产过程中主要的环境影响,并确认审核范围;
③与环境管理代表交谈了解有关体系的整体运行情况;
④在环境管理部门审阅各种文件、记录;
⑤与受审核方代表交流本次审核的审核发现和结论。
此阶段审核没有严格的首、末次会议等固定的形式,各认证机构可自行规定,或由审核组依据具体情况确定。但在现场审核结束之前,审核组应与受审核方充分地交流,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向其通报第一阶段审核结论,同时向其提供信息反馈的机会。审核组还应与受审核方协商第二阶段审核的条件和具体事宜。
对于第一阶段发现的问题,如已确定为环境管理体系的不符合,则应填写“不符合报告”,通知受审核方予以纠正。若审核发现还无法确定为不符合项,则可留待第二阶段审核时进行跟踪。
第一阶段现场审核完成后,审核组长应编写第一阶段审核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文件审核及现场审核的实施情况与总体结论,发现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重点。
2.审核方法
(1)文件审核
①对环境管理文件(一般包括手册及程序文件)进行审阅,并了解环境管理体系的有关信息(参阅本章第二节内容);
②对照现场查看体系文件、环境记录及其它有关文件。
(2)面谈
与环境管理代表及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负责部门的人员交谈,了解受审核方的基本情况、环境管理体系策划等有关信息。
(3)现场观察
①巡查主要生产、动力和环保设施现场,了解相关的过程、工艺信息;
②观察了解环境因素及其影响的现场信息;
③通过现场抽样证实内审的可信度;
④现场确认审核范围;
⑤确定第二阶段审核的抽样方案和审核重点。
查阅记录(重点审查环境管理职能部门)
①查阅有关内审、管理评审的记录;
②查阅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的有关记录;
③查阅有关环境监测报告和其它证明受审核方法律法规符合性的记录;
④查阅审核组关注的其它记录。
相关推荐:
OSHMS--一张企业在国际经济领域的通行证
实施安全管理体系 保障安全生产
中国石化集团发布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