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发表日期:2011-04-23 11:48:54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1 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认识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新兴的现代安全管理模式,是一个新生事物。在车务段建立体系之前,干部职工在思想上也存在着许多疑虑:一是对建立体系的必要性存在怀疑。车务段安全一直很稳定,已习惯了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再引用这一体系是否有必要;二是对体系的可行性存在怀疑。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起源于西方国家,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车务段建立和实施这一体系的可行性到底有多大?三是对体系发挥作用的长期性存有怀疑。推行管理体系是不是昙花一现、一阵风?四是对体系的相容性存有顾虑。体系能否和传统管理方式有机结合,会不会搞成两张皮?
通过专家的培训指导和帮助,并到已取得认证的企业参观学习,车务段干部职工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消除了思想上存在的种种疑虑,初步统一了思想。
一是对其必要性有了重新认识。为适应铁路的跨越式发展,安全管理必须改变过去的传统模式,逐步实现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保持车务段的安全生产有序可控、持续稳定,安全管理必须上一个新台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有利于增强车务段的凝聚力,提升车务段的安全管理水平。
二是对其可行性和相容性有了重新认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本思想是“以人为本,超前控制,预防为主,持续改进”。这与我们一贯倡导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是一致的,符合事故预防、控制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对消除隐患、预防和控制事故,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以规范人的行为,规范物的状态为出发点,对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出了具体规定和明确要求,为“规范管理、强基达标”提供了一个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只要按照体系的要求运作,就不会搞成两张皮。
三是对其长期性有了重新认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管理优势和强劲生命力已被国内外实践所证明,也必将在我们今后的安全工作中凸显,必将在现代化安全管理中长期发挥作用。
2 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体会
(1)决策层的自愿是前提。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遵循自愿原则,不能以行政命令等要求用人单位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车务段建立体系的初衷是想寻找一个“规范管理、强基达标”的有效载体,提升车务段的安全管理水平,实现由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变,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确保车务段安全生产“有序可控、持续稳定”。
车务段决策层对建立和实施体系是自愿的,因而是积极主动的,最高管理者及决策层的承诺与支持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前提,也是车务段各职能部门及全体员工积极投入到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中的保证。
车务段体系建立和实施的整个过程,最高管理者及决策层都高度重视,亲自参与,多次就体系建立和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予以协调解决,落实相关部门限期完成,有效地消除了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危害,保障了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促进了体系的有效运行。
(2)全员参与是基础。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要求全员参与,上下互动,必须使每名员工都要深刻理解体系的目的、意义和内涵,接受体系的现代理念,提高自己的职业安全健康意识与能力,自觉地用先进的理念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向决策层和领导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为了使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能够达到全员参与,车务段一是深入宣传发动,使干部职工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有了深入了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系创建工作中去,形成了全段上下参与体系创建的高潮。二是全员培训,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通过参加教育培训,系统学习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明确了体系建立、实施及审核认证程序,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和策划的方法等。全段干部职工都掌握了一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相关知识,为全员参与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同时也加深了对体系深层次的理解,提高了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3)明标细责是灵魂。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必须覆盖所有的部门和活动,不能认为只有安全职能部门才负有这方面的责任。要明确界定每一个机构和部门的职责,充分体现“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负其责,狠抓落实,并按照“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干不好怎么办”的要求,明标细责,实行责任追究。
车务段在体系创建之初,首先制定和完善了部门职能,把体系中各要素所涉及的职能逐一分配到部门,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尽其责,形成了一个能够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同时,各个相关部门之间又互相配合,既有实施部门,又有监督部门,既有管理要素的主管部门,又有配合实施的相关部门。
(4)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是精髓。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运行主线是风险控制,基础是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它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实施有效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可实现对生产作业全过程的超前控制和对事故的超前防范,并对各种潜在的事故制定应急处置程序。
车务段对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极为重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在全段范围内进行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活动。一是组织各部门危害辨识;二是对危害辨识汇总整合;三是评价危害并进行分级;四是进行风险控制策划。
(5)有机结合是生命力。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过程也是使体系与企业的全面管理融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是对传统管理的提高、升华和扬弃,绝对不能将体系与现行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相脱离而形成“两张皮”。同时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建立适合企业特点,切实可行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切忌机械照抄其他企业。
(6)持续改进是动力。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要随着科技进步,职业安全健康法律与法规的完善,实际情况的变化以及人们安全健康意识的提高,按PDCA模式不断提升,不断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策划,不断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绩效监测与测量,制定新的更高的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和实施方案,调整相关要素的功能,保持体系的持续改进,使原有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推动体系达到一个新的运行状态。
(7)长期稳定是目的。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是创造企业“大安全”的环境氛围,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通过落实体系要素的具体要求,最终实现企业安全效益的最大化,把企业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
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提高了车务段的安全管理水平。车务段由过去被动地执行法律、法规的要求,变为主动地去遵守法律、法规,并不断主动地去发现和评估自身存在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制定目标并不断改进,这完全区别于过去那种被动管理的模式,使车务段的安全生产真正走上了依法管理、预防为主的轨道,形成了车务段“三强化、三提升”的安全管理模式,即“强化以人为本,强化预防为主,强化齐抓共干,提升法制建设对安全生产的保障作用,提升科学管理对安全生产的推动作用,提升机制建设对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
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各部门职责明确,从最高管理者到各部门负责人,严格按体系要求履行自己的职责,各项工作实现了领导参与,增强了各部门围绕安全生产尽职尽责的决心和信心,尤其是通过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员工的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从“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甚至“我能安全”,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通过目标和管理方案的制定实施,消除和降低了各类职业风险,为员工创造了安全稳定的工作生活环境,确保了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摘自《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2004年第6期
相关推荐:
OSHMS--一张企业在国际经济领域的通行证
实施安全管理体系 保障安全生产
中国石化集团发布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