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集团公司关于建立HSE管理体系的总体安排,上海石油分公司于2002年7月开始,在全公司范围内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试点工作。通过全体职工的不懈努力,通过新加坡NOVO公司和中石化安工院的技术支持和咨询帮助,现已完成初始状态评审、体系策划及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策划等工作,目前,已初步建立了HSE管理体系。自今年8月8日起,公司的HSE管理体系进入试运行阶段。在管理体系的创建过程中,我们立足“想搞、真搞、搞好”的指导思想,夯实基础,力求实效,努力探索适用于公司经营活动的HSE管理方法和有效措施,扎扎实实开展HSE管理体系建立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收到良好成效。我们建立HSE管理体系的认识和体会如下: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关键在领导。公司领导将体系建立视为是一个全面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良好机遇,体系建立伊始,领导班子成员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把上级要求变为自觉行动,从3个方面突出了表率作用:
1 深刻理解HSE管理体系的精髓,认真对社会进行承诺
管理体系建立的基础是其管理思想能够得到有效推行。为保证体系建立工作取得实效,公司领导层首先对HSE管理体系先进理念进行认真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HSE管理体系的理解,并结合销售企业的特点,抓住HSE法律法规符合性、HSE管理目标、领导责任、企业HSE文化、HSE管理要素、社会表现与责任等主要环节,认真制定承诺内容。公司领导层认为,领导承诺要与企业的经营宗旨、发展方向相一致,同时又要与企业的基本素质相融合,它既有一定的前瞻性,又有较强现实意义,是领导加强自身约束,突出表率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不断改进HSE行为的保证,制定的承诺必须要切实能够履行,不能履行的承诺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且将产生失信于社会、失信于职工的严重后果。为体现承诺的严肃性,公司认真制定承诺内容,并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多次反复修改,确定了10个方面的领导承诺。目前这些承诺基本上得到了员工的认同。
2 各级领导率先垂范,积极参与建立HSE管理体系工作
公司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各级领导在建立HSE管理体系过程中的表率作用,明确要求各级领导要转变观念,积极参与,按各自履行职责的内容和方式,率先做好垂范。在公司先后组织的4期《HSE管理体系领导意识培训》中,共有各级领导及安全管理干部273人次参加了培训。原公司领导班子不但参加了培训,还听取了NOVO公司对初始状态评审工作的反馈;原分管领导坚持每期参加培训,针对培训中一些干部在理解上出现的疑点、难点问题,及时与咨询公司沟通协调。原经理还亲自主持召开HSE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并就体系建立的工作要求及职责分工作了明确部署。
今年3月份,公司领导班子换届调整,新任经理刚上任就到安全保卫处听取工作汇报,在详细了解HSE管理体系试点情况后指出:HSE管理是一种创新管理,要坚持下去,抓出成效,并强调结合公司各职能处室岗位责任制的修订,将HSE管理职责个性化条款写入岗位责任制。除此以外,注重发挥“一把手”的模范带头作用,多次深入油库、加油站进行调研,每到一处总要了解HSE试点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8月8日,公司召开体系内部试运行发布会,会上,明确要求各级领导要在把握HSE管理体系四大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试运行突出抓好4个环节:一要明确职责,强调各级领导重视是推行HSE管理体系的关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到位是推行HSE管理体系取得实效的基础;二要加强指导、监督、检查;三要确保在企业改革过程中推行HSE管理体系的决心不能变,力度不能减;四要把HSE管理纳入企业的基础管理之中,并特别强调将HSE管理体系的试运行情况列入各单位年终考核范围,坚持数年,切实地抓出实效。
由于最高管理层领导的表率作用,各职能处室和基层单位的领导都把体系建立与运行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层层积极参与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落实隐患治理、参与文件审核、定稿,认真布置体系运行等工作。年初,安全保卫处新老两任处长交接的第一件工作就是HSE试点工作。新处长上任后,将HSE试点工作作为2003年度4项主要工作之一来抓,把有关建立HSE管理体系的工作列入与各基层单位签定的安全责任承包协议书内,明确条款,落实考核;同时不断深入基层检查、调研,亲自动手撰写《上海石油分公司HSE基础知识30问》宣传册,发放到基层进行HSE知识的宣传教育。
3 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全力支持管理体系的创建
公司的各级领导十分重视HSE管理体系创建工作,在建立HSE管理体系过程中,为体系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人、财、物支持和保障。体系建立之初,公司委托安全保卫处牵头,从有关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抽调28名业务骨干,成立了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法律法规的获取及识别、体系文件编写和体系宣传推广4个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建立HSE管理体系的技术指导和推行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员工的HSE意识,我们在NOVO公司咨询培训的基础上,根据试点单位工作的进展,分阶段、有重点、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HSE培训。各基层单位结合行政例会、加油站站长培训、员工岗位安全培训班级活动等形式,先后组织22名油库主任、511名加油站长、4339名岗位员工接受不同程度的HSE培训。为普及HSE知识,加强教育培训力度,公司在内部报刊《上海石油》上出版3期专辑;将培训内容制成光盘在基层单位进行电化教学;并印制《上海石油分公司HSE基础知识30问》宣传册8000份,发放到职工手中,做到人手1册。公司工会积极配合教育培训工作,在所有加油站配备的学习板报上增设HSE园地,专门用以介绍企业HSE管理动态。体系试运行前期,公司赶制了HSE宣传画(牌)、横幅等2600张(条),发放至每个油库、加油站,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浓厚的HSE氛围,树立上海石油分公司良好的公众形象。
科学、全面地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是建立有效HSE管理体系的前提。是保证整个体系建立后能够正常运作的基础。基础工作做不好,直接影响到体系建设。我们深知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在HSE管理体系的起步阶段十分重要,公司集中了人力、物力,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此项工作,主要做法是:
1 理清评价思路,明确工作方法
工作开展初期,公司领导就强调“两个摸清楚”,即:首先要用科学的方法、规范的程序把公司有关安全、环境与健康方面的家底摸清楚;第二要把一些主要风险、环境因素方面的危害摸清楚。根据这一要求,我们组织各基层单位对各自范围内的所有作业活动及设备设施进行统计摸底,组织编写《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程序》和《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制定了安全检查表(SCL)等6种风险评价方法和具体使用规定。为配合风险评,我们及时编制《HSE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管理程序》,收集适用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401项,并对相关的条款和主要内容做了摘录,同时,编制完成《上海石油分公司HSE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并制成光盘发至各基层单位。在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期间,公司新老两任分管经理经常深入试点加油站和油库指导工作,及时帮助基层解决了不少现场存在的实际问题。
2 层层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培训,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
我们开展教育培训主要运用3种方法,一是由NOVO公司咨询人员对各基层单位安全和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二是由公司安全保卫处结合油库、加油站的特点,组织案例分析和专题讨论,使大家实际掌握风险评价中不同分析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使用方法;三是组织基层单位的全员培训和评估实践,公司风险评估小组深入一线,及时收集分析风险评价情况,对出现的疑点、难点问题统一认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讲评。通过以上工作,使职工掌握了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要素,为科学、全面地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夯实了基础。
3 全员参与,深入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认真落实“全员参与”的HSE原则,积极发动一线职工参与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深入进行原因分析,把功夫下到现场,对照每一个工艺环节、操作流程、设备设施进行核实,翻阅相关资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风险评价的过程看作是向职工进行HSE宣贯的过程,努力体现风险评价“预防为主”的特点。
公司主管安全副经理在杨浦油库调研时,主动与职工一起参与风险评价,针对油槽车运输安全和发油平台防静电措施提出风险控制的思路,指导油库规范各项操作程序。在对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工作中,各基层单位对油库、加油站环保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促进了环保设施逐步完善,公司所属油库已全部完成汽油罐内浮顶改造;杨浦油库花50多万美元从美国引进油气回收装置已投入使用,罐区排水清污分流、油水分离池、加油站密闭卸油、水封井等环保设施全部或部分得到改造;与此同时,落实定期对油库含油污水进行检测,及时掌握排污状况,加强了对污染物排放的监控。
自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开展以来,各基层单位汇总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及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分析表23890份,涉及油库6座、加油站469座,提出重大风险68项,中等程度风险248项。经公司安全保卫处组织风险评估小组进一步整理分析、复核筛选,形成《上海石油分公司风险评估报告》,报告中汇总的公司级重大风险有50项,其中:加油站24项、油库26项。对这些重大风险,公司“一把手”予以高度重视,亲自听取汇报,掌握了解风险控制时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