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HSE体系

推行HSE管理 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开展隐患分析活动

发表日期:2011-04-23 11:45:32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班组是直接作业环节的最小管理单元,企业安全管理应立足于班组,在班组日常工作中减少不安全因素和行为,及时消除潜在的隐患,才能控制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生产长治久安。作为基层单位,我们在推行HSE管理体系过程中,对其中的隐患分析工作有了切身的感受,深感开展隐患分析活动对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确实是一种好方法。

    HSE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加强对隐患的识别分析,充分发动职工将潜在的隐患找出来,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达到避免和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在开展班组隐患分析的过程中,具体方法是每个班组成员,在每天班前会上必须对当天的每一项工作逐一进行隐患分析,对每项工作环节从人、机、环、管(即: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设施上存在的缺陷;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管理上的漏洞)4个方面进行隐患分析,分析哪些因素可能对人身造成伤害,对环境造成影响,并针对每项隐患确定削减措施,将找出的隐患和确定削减措施填写到《班组HSE活动记录本》上。在当天工作中与班中监督、班后小结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系统工作过程。这种方法较之以前的班前会上空洞的说教大相径庭,例如以前经常讲这个工作要注意这全,那个工作要注意安全,但是要注意哪些方面,注意到什么程度才是安全,有的职工在工作中仍不是很清楚,而通过隐患分析使之有了具体的内容,而且是发动职工自己把隐患找出来,并采取防范措施,调动了个人的主观众能动性,效果比以前有了明显提高。

    作为基层单位,我们的HSE实施程序中累计用这种方法对100个直接作业环节进行了隐患分析,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一些突发的、新增加的工作环节没有囊括其中,这就要求加强班前会隐患分析的作用,使每个职工在工作前必须在脑子里事先用这种方法进行隐患分析,采取防范措施后再去实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不断积累对实施程序不断完善,增强操作性。

    该方法在推行之初,效果不很理想,部分职工对隐患分析这种方法不知如何运用。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反复理解和加强学习隐患分析方法精髓,对一些危险性较大、复杂的工作进行集体分析讨论,共同确定削减措施,然后再组织实施,以此提高了每个职工对该方法的认知度,使之渐渐掌握了该方法的应用。例如:计划更换2<sup>#<sup>天然气缩机存在故障的排气阀,工作前我们就专门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隐患分析。因为天然气压缩机停机卸压要释放出大量天然气,弥漫在施工现场,同时因停机,大量天然气临时通过火炬排放,未点燃之前也会有天然气随风飘向整个平台。鉴于以上危险性,我们进行了认真的隐患分析并制定了削减措施,存在的隐患主要有:

    a) 火炬里天然气随风飘向平台,遇明火产生起火的危险,造成人员伤害、设备损失。

    b) 压缩机泄压释放出的天然气达到爆炸浓度,遇明火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害、设备损失。

    c) 吊机吊放阀门时,捆扎不牢或指挥信号错误坠落,造成砸伤人员损坏设备。

    削减措施包括:

    a) 停机倒火柜时所有电器设备禁止起停,不准使用非防爆工具产生碰撞,以防明火。

    b) 更换阀门过程中使用防爆工具,工具轻拿轻放,无关人员禁止进入施工区域,施工前切断工区域所有电器设备电源,施工过程中禁止送电,所有工作人员关闭手机。

    d) 吊机手精力集中,慢吊慢放,专人指挥,吊装前检查吊具并捆扎牢固。

    e) 施工过程中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测爆仪随时进行检测。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明确了整个工作的过程并进行分工负责,在工作过程中落实了防范措施,安全、顺利地完成了阀门的更换工作。

    通过隐患分析活动,使危险的工作变得安全了,同样,如果在日常的工作中不预先分析,打无准备之仗,看似没有危险的工作也同样会酿成事故。这项工作的坚持开展使职工由开始的不适应逐步养成了一个事事分析的好工作习惯,使这种方法真正融合在日常的工作环节中,有力保障了企业的安全生产。

    目前,中石化集团公司正在大力推行HSE管理体系,其在班组隐患分析活动中的有效实施对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必将大有裨益。通过每个职工对隐患分析方法的掌握,不间断开展隐患分析活动,提高隐患分析的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将得到加强,为企业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推荐:

OSHMS--一张企业在国际经济领域的通行证

实施安全管理体系 保障安全生产

中国石化集团发布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