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实施
发表日期:2011-04-23 11:44:08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审核和第二阶段审核。
审核员应准确把握两个阶段审核的不同层次和深度,使之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第一阶段审核旨在全面了解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情况,确认审核范围,为第二阶段审核做好充足的准备。第一阶段审核的重点在于了解受审核方的产品、活动或服务的全过程及其所包含的环境因素,并对组织环境管理体系的策划情况及内审状况进行审核。
第二阶段审核以判定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能否通过认证为目的,其审核计划是以第一阶段审核获取的信息为依据作出的。第二阶段审核是在第一阶段审核的基础上对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更为深入的审核,第二阶段审核侧重于审核体系的运行与绩效。
一、第一阶段审核的程序
第一阶段审核通常包括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两项活动。审核组长在接受任务后,首先应组织审核组成员对受审核方的文件进行审核,并将文件中发现的不符合通知受审核方。
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一阶段现场审核的准备工作,包括编制现场审核计划,确定现场审核的内容与方法,并将此计划通知受审核方以求确认。
现场审核中,由审核组长带领审核组主要成员实施,以重点了解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及其运行的基本情况。
完成现场审核后,审核组长应对第一阶段审核工作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阶段审核的准备,包括确定审核范围,制定审核的方案,编写第一阶段审核计划,并将审核计划通知受审核方以便确认。
二、第二阶段审核的程序
第二阶段审核是认证活动的核心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审核确认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及其运行的有效性。
审核组长带领审核组按照预定的审核计划实施审核。
第二阶段审核以首次会议开始,以末次会议结束。末次会议之前,审核组应就审核发现进行分析,必要时需追踪审核,作出审核判断,并就审核发现与判断结果同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者代表及有关人员进行交流,各项不符合事实应得到他们的确认。
相关推荐:
OSHMS--一张企业在国际经济领域的通行证
实施安全管理体系 保障安全生产
中国石化集团发布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