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HSE体系

ISO14004:1996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适用指南

发表日期:2011-04-23 11:44:03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引言

    0.1 综述

    随着对维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以及对保护人类健康的日益关注,任何规模的组织越来越重视他们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一个组织的环境绩效对于其内部和外部相关方都越来越重要。要实现环境绩效,就要求组织对采用系统的方法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EMS)做出承诺。

    本标准旨在为组织实施或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提供帮助。它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始终保持一致并适用于各种文化、社会和组织结构。

    应当注意,只有ISO14001包含那些以认证/注册或自我声明为目的,可予以客观审核的要求。而ISO14004则包括一些实例、说明和可选方案,以便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以及强化它和组织全部管理工作的关系提供帮助。

    一个环境管理体系使组织通过资源配置、职务分工以及对惯例、程序和过程的不断评价,来有序、一致地处理环境事务。

    本标准对环境管理体系要素进行了阐述,并对实施或加强这样一个体系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时还向组织提供了关于如何有效地建立、改进或保持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议。这样一个体系对于一个组织确定并实现其环境目标,以及确保始终满足国家和(或)国际要求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环境管理是组织的全部管理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环境管理体系的设计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交互作用的过程。实施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所需的组织机构、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应与其他领域(如运行、财政、质量、职业安全卫生)中的现行工作相协调。

    管理者实施或加强一个环境管理体系的主要原则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点:

    ——承认环境管理是组织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建立并保持与内外相关方的信息交流。

    ——确定与该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有关的法律要求是环境因素。

    ——明确职责、使管理者和员工对环境保护做出承诺。

    ——鼓励在产品或过程的生命周期内进行环境规划。

    ——建立一个实现预定环境绩效水准的过程。

    ——提供适宜和充分的资源,包括培训,不断实现预定的环境绩效水准。

    ——对照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评价环境绩效,并寻求适宜的改进。

    ——建立一个审核和评审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过程;寻求改进体系并进而改进环境绩效的机会。

    ——鼓励承包方和供方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组织可考虑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下列不同用途: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用于一个组织取得对其环境管理体系的第三方认证/注册或自我声明。

    ——使用本标准或其中一部分,指导组织建立和(或)改进其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4不拟用于认证/注册目的。

    ——以本标准作为指南,ISO14001作为规范,可适用于某些商务关系中签约双方间的第二方认可。

    ——使用相关的ISO文件。

    对本标准的选用程度取决于如下因素:

    ——组织的方针;

    ——组织的成熟程度:是否已具备能为引进系统化环境管理提供便利的系统化管理;

    ——组织的市场地位、声誉和外部联系等因素所带来的优势与劣势;

    ——组织的规模。

    本标准可供任何规模的组织使用。与此同时,中、小型企业(SME)的重要性越来越为政府和商业部门所认识。本标准承认并顾及到SME的需要。

    0.2 环境管理体系的效益

    组织应实施一个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以帮助保障人类健康与环境不受其产品、活动或服务所带来的潜在影响的危害,并为维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提供帮助。

    拥有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可使相关方相信:

    ——管理者已对实现组织预期的方针、目标和指标作出承诺;

    ——重点是放在预防而不是纠正措施上;

    ——能提供具备必要的审慎和遵守法规的证据;

    ——体系设计体现持续改进的过程。

    一个将环境管理体系纳入其管理体系的组织,可有效协调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并使之融为一体。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可以获得显著的竞争优势。

    应确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以便向相关方,尤其是股东证明良好的环境管理对于组织的重要价值。同时,这也使组织得以将环境目标和指标与具体的经济效益联系起来,确保将资源投向最能取得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地方。

    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伴随的潜在效益包括:

    ——使顾客相信存在对可验证的环境管理的承诺;

    ——保持良好的公共/社区关系;

    ——满足投资者准则,拓展资金来源;

    ——降低投保费用;

    ——提高企业形象和市场份额;

    ——满足卖方认证要求;

    ——改进成本控制;

    ——减少责任事故的发生;

    ——证实具备必要的审慎;

    ——降低材料和能源消耗;

    ——便于获得许可和授权;

    ——促进发展并共享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

    ——改善产业与政府机构之间的关系。

相关推荐:

OSHMS--一张企业在国际经济领域的通行证

实施安全管理体系 保障安全生产

中国石化集团发布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