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现场审核首次会议
发表日期:2011-04-23 11:43:43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ISO9000现场审核
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现场审核是第三方、认证/注册调查评价获得客观证据的主要阶段,是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关键活动,同时也为以后认证机构作出认证决定提供信息的主要来源。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的目的是:
1. 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活动、过程与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2. 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3. 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其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可信性与适合性。
参考ISO10011-1《质量体纱审核指南 第一部分:审核》的有关内容,现场审核由首次会议、现场审核、不符合项的确定、审核组内部会议、与受审核方沟通、末次会议、审核报告、对纠正措施的跟踪审核等部分组成。
ISO9000现场审核首次会议
首次会议是审核组与受审核方就实施审核的正式接触,其目的是:
1. 建立双方正式的联系,形成友好合作的良好开端;
2. 明确审核内容与程序,征求、回答有关审核的问题;
3. 落实审核组工作所需资源,对现场审核工作的安排。
首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其程序与内容是:
1. 人员介绍:
由审核组长向受审核方介绍审核组成员与资格与审核组所代表之认证机构;由受审核方介绍参加会议人员,并在审核组事先准备的“签到表”签名。
2. 重申审核目的、依据,核实审核范围:
审核目的、依据与范围属组织在申请阶段已正式明确并经认证机构评审、确认。重申的目的是正式扬合的需要;如组织的申请范围或依据的标准有变化,属审核计划的调整,由审核组长向认证机构请示确定。
3. 确定审核计划:
确定审核计划是首次会议的重要内容,使到会人员明确审核组的策划,对职能部门需要审核的内容及时安排。同时还可根据受审核方的意见,对审核计划作灵活、小的调整。
4. 了解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最新更改。
经过文件审核、受审核方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或管理评审,其手册、程序有可能进行部分修改或调整,这在企业建立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初期阶段是常有的,需在审核的开始进一步确认其有效版本。
5. 说明审核原则、程序与作法。
这是首次会议的又一重要内容,应说明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按预先安排进行的系统、独立的调查评价活动,要通过随机抽取足够的样本对“符合”和“不符合”两方面予以证实;应说明审核活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不是对受审核方所有质量管理活动、过程和作用文件等全部内容的审查,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与相对性。并进一步说明不符合项的处理原则,即现场所发现的不符合项事实应有管理者代表所授权的代表签字确认,并得到受审核方领导的认可;审核方对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要实施跟踪审核或验证。
6. 认证机构对审核管理的有关程序说明:
如:现场审核后审核组通过末次会议报告审核观察结果与审核结论;审核报告可能涉及对审核结果的几种处理方式;受审核方有对不符合项纠正的义务和对审核报告申述的权力等。以期取得受审核方的理解与合作。
7. 明确陪同人员,建立审核组与受审核方的正式联系。
陪同人员应熟悉受审核领域的情况,并能及时协调审核组与受审核区域的活动安排,对所发现的符合或不符合的客观证据应起见证的作用。
8. 询问限制条件,对审核组不宜拜访的区域、或特殊情况,应作事先的了解与安排。
如:防污染的净化作业、危险区域;涉及配方或专利技术部门;特定合同或客户要求的保密场所;突发事故等,通过双方谅解协商解决、或请示认证机构解决。
9. 落实审核工作所需资源、设施等后勤保障条件:
审核组长应就现场审核中审核组的有关办公、后勤资源,根据认证机构的规定与受审核方领导达成默契。
10. 审核组对受审核方在审核活动中的有关信息,要作公开、正式的保密承诺,以体现审核的公正性。
11. 审核组长就中间会议方式与末次会议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与受审核方作出明确安排。
12. 在上述事项解决的基础上,审核组长应征求受审核方最高管理层及其它人员意见,解答、澄清有关现场审核中的疑点,双方达成共识。
首次会议应在审核组长的主持下,形成双方坦诚合作的融洽气氛,达到信息沟通、明确程序的目的,避免审核组长“念报告”或双方会谈的形式,并应简明扼要控制会议的时间。
相关推荐:
OSHMS--一张企业在国际经济领域的通行证
实施安全管理体系 保障安全生产
中国石化集团发布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