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HSE体系

现场施工、检维修作业的HSE管理

发表日期:2011-04-23 11:40:41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石油化工企业每年都有大量的外来施工队伍和作业人员进入,参加新、改、扩建工程项目施工和检修作业,而许多情况又是处于边生产边施工检修,在安全上,稍一疏忽,都可能酿成大的人身、火灾、生产事故。为此,施工单位(承包商)如保做好炼化企业现场施工、检修的HSE管理,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合理地安排现场作业的HSE管理呢?

    1项目HSE策划

    1.1HSE策划的依据

    a) 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HSE法规、标准和上级有关规定;

    b) 企业HSE管理体系文件;

    c) 企业HSE管理方针和目标;

    d) 企业HSE管理承诺;

    e) 合同规定的HSE管理要求。

    1.2HSE策划的原则和形式

    a)HSE策划应与企业的HSE管理方针目标、承诺相一致,且应满足合同规定的HSE管理要求;HSE管理策划应全面、具体。

    b)HSE策划可以项目HSE实施程序的形式单独出现,也可在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单独出现,也可在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中单列章节予以综合体现。

    1.3项目HSE实施程序的内容

    a) 项目基本状况调查;

    b) 项目工程基本概况;

    c) 项目HSE管理承诺及方针、目标;

    d) 项目HSE管理组织机构职责和资源;

    e) 项目HSE管理制度。

    1.4项目HSE实施程序的编制和审批

    a )如单独编制项目HSE实施程序时,项目HSE实施程序由项目经理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编制。项目HSE实施程序由项目HSE管理部门负责人负责审核,项目部总工程帅负责审定,项目经理负责批准。

    b)如项目HSE实施程序纳入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汇编时,其内容由项目HSE管理部门会同技术管理部门共同进行编制,项目管理部门会同技术管理部门共同进行编制,项目部技术管理部门负责进行泄总。包含项目HSE实施程序内容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应按照企业相应程序的规定进行审批。

    c)需经业主或相关方另行审批确认的项目HSE实施程序,由项目HSE管理部门负责经内部审批后,报送来主或相关方审批,并及时索取经审批的项目HSE实施程序文件,由项目部资料室存查;包含项目HSE实施程序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需经业主或相关方另行审批确认时,按照企业相应程序的规定进行报批。

    2施工、检维修作业HSE管理

    2.1作业前准备

    2.1.1项目部施工作业前准备的主要内容

    a)组织进行进入现场前的HSE教育;

    b)在危害识别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风险削减和控制措施,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措施),并组织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c)对施工作业人员从事专项作业的能力及身体状况进行确认,必要时应重新进行教育和培训,对进行特殊作业的人员还应组织健康体检;

    d)配备符合安全、环保要求的施工设备、设施;

   e)对现场预制场地、办公室、休息室进行合理布置,满足HSE管理要求;

    f) 提供现场救护所必备的设施、器材、车辆和人员;

    g) 改扩建、检维修施工作业除进行以上准备工作外,还应组织施工人员接受生产厂的HSE教育,获取相关施工作业的HSE资料,采取安全隔离措施,编制应急预案。

    2.1.2班组作业前准备的主要内容

    a) 熟悉施工方案,进行现场勘查,确认安全技术措施;

    b) 明确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环保注意事项;

    c) 检查施工工具、设备的性能,确认其完好性;

    d) 办理特殊作业许可票证;

    e) 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并进行检查。

    2.2作业过程的HSE管理

    2.2.1作业管理规定

    作业过程中应按照企业管理制度和行业标准,严格执行用火作业、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相关的管理规定。

    2.2.2作业过程的环境保护


    a)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射线装置等应设专用仓库保管,在作业现场临时放置时,应设警示标识牌,必须时应设专人看护;

    b)各种油料应在容器内存放,废油应及时回收集中储存,严禁就地倾倒,油料对地面造成污染时应采取措施进行清理;

    c)防腐保温用油漆、岩棉、绝缘脂和易产生粉尘的材料等应妥善保管,对现场地面或设施造成污染时应及时清理;

   d)改进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控制施工噪音,减轻对施工人员和周围居民的影响;

   e)作业现场应经常打扫并保持清洁,垃圾应集中堆放并及时清理、运送至指定地点。

    2.2.3拒绝作业

    施工作业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对违章指挥或违反HSE管理规定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并应及时向施工负责人或HSE主管部门反映。

    a) 安全措施未落实,尚不具备施工条件的作业;

    b) 劳动保护用品不符合施工作业要求;

    c) 机具设备存在影响使用安全的故障;

    d) 按规定应办理的作业许可手续未办齐全或监护不到位;

    e) 其他可能存在事故隐患的作业。

    2.2.4作业过程的协调

    a)施工负责人应参加项目部或施工队HSE例会和有关HSE事项的临时会议,汇报HSE管理情况及HSE工作计划,接受HSE管理工作指令,及时予以解决;

    b)及时进行社HSE信息交流,对作业过程中发现或发生的影响安全、环境与健康的事项,施工负责人应及时向HSE管理部门或上级领导报告,及时予以解决。

    2.2.5检查和整改

    施工负责人应定期或随机组织HSE检查,接受项目HSE监督人员及业主、监理方现场代表的检查、监督,并按照其提出的书面或口头的整改要求加以纠正和整改。

    2.2.6事故报告

    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应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2.2.7奖励和处罚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奖励和处罚办法,并针对施工作业的HSE管理表现,进行相应的奖惩。

    2.3变更管理

    变更管理就是对人员、作业(工作)程序、技术文件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实施变更管理,使其对安全、环境和健康的影响保持在可接受的程度。它包括:HSE管理体系的变更;项目工程施工HSE实施程序的变更;施工生产规范、标准和施工技术文件的变更;对HSE管理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员变更;物资、器材及设施(设备)等的变更;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应急预案的变更。

    2.3.1变更申请

    a)在HSE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凡符合变更管理分类中所列出的变更事项,任何人均可提出变更申请。其中HSE管理体系文件和HSE管理体系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能的变更,由企业HSE管理部门负责提出变更申请;施工生产HSE实施程序的变更,由项目部HSE管理部门抽出变更申请;施工生产过程中的人力资源配置变更,由用人单位或人事管理部门提出变更申请;施工生产过程中的设施(设备)配置变更,由项目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提出变更申请;应急预案变更,由应急预案的编制负责人负责提出变更申请

    b)办理变更申请时,应填写变更申请表,并按规定逐级报批。但施工生产过程中的紧急事项变更,可直接越级报批,必要时,可先经请示并进行变更处置后初办变更申请。

    2.3.2变更审批

    变更审批部门在接到变更申请表后,应对变更申请的内容、申请理由及变更的合理性和适宜性进行审查。危险影响范围较大、风险程度较高的变更申请,还应组织人员进行变更的风险评价分析。其中企业HSE管理体系文件的变更,由企业HSE管理部门或专业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企业HSE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施工生产HSE实施程序的变更,由项目部HSE管理部门负责人负责审核,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批准,施工生产规范、标准和施工技术文件的变更,由项目部技术管理部门负责人负责审核,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批准,但如原施工技术文件的审批是由企业技术管理部门和企业总工程师负责进行时,其施工技术文件的变更还按原审批程序进行审批;施工生产过程中的人力资源配置变更,由项目部劳资部门负责人负责审核,项目经理负责批准;施工生产过程中的设施(设备)配置变更,由项目部技术管理部门负责人负责审核,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批准;施工生产过程中的紧急事项变更,由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审核,项目经理负责批准。

    2.3.3变更实施与验证

    a)变更申请经审查批准后,应由变更申请部门或单位负责按照审批后的变更内容组织实施。不经过审核和批准,任何临时性的变更都不得超过原批准范围和期限;

    b)变更实施后,由组织实施部门或单位负责人负责组织验证,填写变更验收报告。变更实施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应提出整改意见,限期进行整改。验证结果应形成文件,并及时将变更结果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2.4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就是对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分析,规定防范措施和应急反应要求,减少紧急事件造成的危害。

    2.4.1进行危害辨识与分析

    危害的辨识与分析应指明被考虑的最严重事件;导致那些最严重事件的过程;非严重事件可能导致严重事件的时间间隔;事件相关的可能性;每一个事件的后果。

    2.4.2应急组织和职责

    企业设立应急指挥中心,项目部成立应急指挥部,实施应急工作指挥。其主要职责是:

    a)负责全天候收集施工运行情况,掌握险情变化情况,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确定险情对策,并向有关单位通报;

    b)负责组织应急处理,对下一级单位的应急处理予以指导和帮助;

    c)负责与救援部门的联络;

    d)负责统一向上级汇报险情处理情况。

    2.4.3应急预案的制定

    a)应急预案应由企业(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安全、技术、公安、医疗、设备、物资等相关部门制定;

    b)应急预案应考虑各种情况下需配备的人员和设施(设备、用品),以保证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

    c)在应急预案制订过程中,应充分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

    2.4.4应急预案的内容

    a)评估潜在的事故危险的性质、规模及紧急状态发生时的可能关系;

    b)制定与外部机构联系的计划,其中包括与紧急救援服务机构的联系;

    c)设施内外报警和通讯联络的步骤;

    d)应急指挥中心(部)的地点和组织;

    e)应急救援及控制措施,包括抢险和救护等;

    f)在紧急状态中现场人员的行为(包括撤离步骤及危险区隔离计划);

    g)在紧急状态下,非现场人员和其他人员的行为;

    h)应急预案所需的资源(人、物资、设备)获得的渠道和方式;

    i)应急设备和物资:电话、无线电和其他通讯设备的准备;设施示意图;测量和显示风速、风向和介质浓度等的设备;个人防护和其他救护设备等。

    2.4.5应急预案的审批和检查

    a)应急预案制订后,应由预案实施单位负责人批准,并报上一级应急指挥中心备案;

    b)应急预案一经批准,应急指牢固部门应确保应急预案实施范围内的每一位员工和外部应急服务机构的有关人员熟悉和了解;

    应急指挥部门应对应急预案进行必要的检查,包括:通讯系统是否能正常运行;各种救护设施(用品)是否齐备、有效;撤离步骤是否适宜;事故处置人员能否及时到位;相关人员的行为能否满足应急预案要求。

    2.4.6应急演练、评估与修订

    项目部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预案的演练,并确保有关人员都熟悉、了解应急预案。每一次演练后,应对该预案是否被全面检验进行确认,并找出不足和缺陷,进行必要的修改,以适应应急管理需要。修改后的应急预案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

    2.4.7应急事件的报告

    a) 当应急事件发生时,应急事件的发现人员应立即向应急事件发生现场的最高领导进行报告,由应急事件发生现场的最高领导负责向本单位(项目部)应急指挥部报告;

    b) 各单位(项目部)应急指挥部接到应急事件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件扩大,同时应立即向本单位有关领导和企业应急指挥中心进行汇报。

    信息来源:安全健康和环境2005.5

相关推荐:

OSHMS--一张企业在国际经济领域的通行证

实施安全管理体系 保障安全生产

中国石化集团发布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