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硫酸二甲酯中毒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6:18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硫酸二甲酯,分子式(CH3O)2SO2,分子量126.63,无色,略有洋葱气味的油状液体,18以上时易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50时的气雾极易水解生成硫酸和甲醇,稀碱液可使其迅速水解。工业上本品主要用作甲基化剂,见于制药、染料和香料等工业。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常见于设备泄漏或爆炸,或运输装卸过程中的容器破损,或清洗、检修带有残液的设备等。<?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本品属高毒类,作用与芥子气相似,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用作化学毒剂,可影响机体氧化还原酶系统的甲基化反应,引起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肌损害,具有迟发性生物效应,并是可疑的人类致癌物。国家卫生标准0.5mg/m3。


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常经过6~8小时的潜伏期后迅速发病,潜伏期越短症状越重,人接触500mg/m3(97ppm)10分钟即致死。刺激反应表现为有一过性的眼结膜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肺部无阳性体征。轻度中毒表现为明显的眼结膜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羞明、流泪、眼结膜充血水肿、咳嗽咳痰、胸闷等,两肺有散在干性罗音或少量湿性罗音,肺部X线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表现为明显咳嗽、咳痰、气急、伴有胸闷及轻度紫绀,两肺有干性罗音或哮喘音可伴散在湿性罗音,胸部X线符合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或局限性肺泡性肺水肿。重度中毒表现为咳嗽、咯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明显呼吸困难、紫绀、两肺广泛湿罗音,胸部X线符合弥漫性肺泡性肺水肿,严重者可导致呼吸窘迫综合征,或窒息(喉头水肿、大块坏死的支气管粘膜脱落),或出现较严重的纵隔气肿、气胸、皮下气肿。


急救处理,首先迅速将中毒病人救移至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衣服,彻底清洗皮肤,对刺激反应者至少观察24~48小时,及时吸氧,给予镇静、祛痰及解痉药物等对症治疗,眼部受污染时现场及早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彻底冲洗,再用5~10%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再用可的松与抗生素眼药水交替滴眼,早期、适量、短程的糖皮质激素疗法可有效防治肺水肿。皮肤灼伤采用抗感染及暴露或脱敏疗法。要时刻警惕迟发性中毒效应的发生。


预防措施,加强设备检修,防止跑、冒、滴、漏,生产、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作业人员进行生产性安全卫生教育,坚持上岗前安全培训制度。主要接触岗位附近应设置用于眼和皮肤清洗的喷淋装置,应穿工作服上岗作业,进入较高浓度作业区或设备检修及事故抢险人员必须佩戴有效的防毒口罩、防护眼镜和手套等。执行现场作业环境定期测定制度及职工上岗及定期健康检查制度,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明显的皮肤、眼部及心血管疾患者不宜接触本品。


      实例1  上海某制药厂的硫酸二甲酯中毒事故发生地为氨替匹林中间体工段的泵房间。生产工艺为将原料吡唑酮投入甲基化反应釜,再加入硫酸二甲酯,经反应合成为氨替匹林中间体。


    1983年1月6日下午4时,即泵房操作工谢某上班后启泵将硫酸二甲酯由储罐压料到生产车间约1个半小时后,室内嗅及似葱味的硫酸二甲酯气体(该工人曾在甲基化工序工作过,熟悉该气体)。经室内检查未见有气体渗漏现象,即继续工作。下班回家后,第二天自觉有喉痛、声音嘶哑、眼结膜充血、胸闷、气急、脉快、血压升高等症状,自己即去市职防专业机构就诊,经检查即入院治疗。同室夜班女工陈某下班后也出现类似症状,即到厂保健站门珍,由于保健站已知谢某住院,随即将陈某送至同一职防专业机构-并入院治疗。二者均诊断为急性轻度毓酸二甲酯中毒。


位于泵房墙外壁的硫酸二甲酯输液管因年久腐蚀裂口,压料后硫酸二甲酯液由裂口沿墙壁下流,经气化产生的气体几根管道从穿越墙壁的缝隙逸散入泵房操作室,而致中毒。此渗漏点在事故发生后经厂方重新压料后仔细查找才得以发现。平时无严格的巡视查漏和设备定期检修制度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经追索,该厂1981年前发生类似的生产车间硫酸二甲酯泄漏事故先后达10余起。


    实例2  上海某染料化工厂的染料产品之一“X-红”,其工艺流程为,三氮唑经重氮化、甲基化(加硫酸二甲酯)、压滤、烘干,即为成品。


1983年6月16日上午9时,反应工何某(男、27岁)在X一红车间反应岗位当班时,因见反应釜结料拟进釜铲刮,先用真空泵抽气,因压力不够,改用硫酸二甲酯料管的压力,致使管内硫酸二甲酯漏出,何某尚未入釜即吸入硫酸二甲酯气体后即有流泪、喉烧灼<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