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矽肺(Silicosis)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6:17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矽肺,又称硅肺,一种职业病,是人体长期或大量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一种职业性尘肺病。病状是呼吸短促,胸口发闷或疼痛,咳嗽,体力减弱,常并发肺结核症。目前尚无理想的治愈方法,该病死亡率极高,潜伏期短则数年,长则20年。 

    矽肺病是进展快、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尘肺病。 

    二期矽肺。胸片示两肺野广泛密集的较大矽结节,近外带明显。  

     三期矽肺。胸片示右上和左上团块影,密度较高,右上块影下方透亮区为局限性肺气肿。     

     矽肺。CT平扫肺窗两肺散在大小较为一致的小结节影,密度较高。边界清楚。纵隔窗上叶前段不张并多发斑点状钙化和空洞影,为矽肺并发肺结核、支气管内膜结核和胸腔积液。

    [病因病理]

    矽肺系长期吸入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多见于采矿、玻璃、陶瓷、耐火材料、石英制粉和铸造业工人。矽肺易并发结核。

    [临床表现] 

    矽肺患者早期可无任何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有咳嗽、气急、胸痛等,如合并结核往往产生发热、盗汗、咯血的症状。

    [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

    ①典型矽肺为多发直径 1~3mm 小结节,即矽结节,由胶原纤维和硅尘构成,可融合成团块,好发于上肺。

    ②团块周围常有肺大泡。

    ③胸内淋巴结增大、钙化。如肺门淋巴结呈蛋壳样钙化有助于与其他尘肺区别。

    ④胸膜常广泛粘连、增厚。

    2.CT表现

    ①两肺散在大小较为一致的小结节影,其密度较高,边界清楚。

    ②小结节可融合为较大团块影,直径约 1cm ,甚至可达 10cm以上,易发生在上叶。

    ③小结节周围常并有小叶中心气肿或弥漫性肺气肿。

    [鉴别诊断]

     矽肺的多发小结节需与粟粒性肺结核鉴别,融合的团块需与肺部肿瘤鉴别,如肿块周围并有肺气肿时,则提示为融合的团块,并非肿瘤。

    附:尘肺的分类和诊断标准:

    国际上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国际尘肺X钱影像分类1991年修订版,并附有一套标准胸片、文字说明及注解三部分组成。我国1986年修订的尘肺诊断及分级标准如下:

    1.无尘肺(代号0)

    (1)0期:无尘肺的X线表现。

    (2)0+期;X线表现尚不够诊断为“Ⅰ”期者。

    2.一期尘肺(代号Ⅰ)

    (1)Ⅰ期:有密集度1级的类圆形小阴影,分布范围至少在两个肺区内各有一处,每处直径不小于2cm;或有密集度1级的不规则形小阴影,其分布范围不少于两个肺区。

    (2)Ⅰ+期:小阴影明显增多,但密集度与分布范围中有一项尚不够定为“Ⅱ”期者。

    3.二期尘肺(代号Ⅱ)

    (1)Ⅱ期:有密集度2级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四个肺区;或有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四个肺区。

    (2)Ⅱ+期:有密集度为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四个肺区;或有大阴影尚不够定为“Ⅲ”期者。

    4.三期尘肺(代号Ⅲ)

    (1)Ⅲ期:有大阴影出现,其长径不小于 2cm,宽径不小于1cm。

    (2)Ⅲ+期;单个大阴影的面积,或多个大阴影面积的总和超过右上肺区面积者。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