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预防职业病关键在监护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6:15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我国是一个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国家,职业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劳动者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今年五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颁布施行两周年的纪念日。

    什么是职业病

    据解放军302医院感染控制科主任庄英杰介绍,医学上所称的职业病泛指职业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与特定职业有关的疾病就是职业病。

    职业病四大特点

    据介绍,职业病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职业病是一种人为疾病,与人的职业活动相联系,没有职业活动,就没有职业病。第二,职业病病因明确,有利于采取针对病因的预防控制措施。第三,职业病是在用人过程中产生的,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发生职业病承担责任。第四,多数严重职业病目前医学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或者治疗费用昂贵。因此,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关键在于预防,控制危害产生的源头。

    职业危害因素有哪些

    据庄主任介绍,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职业活动本身、与职业活动相伴随或者在职业活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因素,都可能对劳动者的健康造成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职业卫生要求在职业活动中采取符合健康的工作或者劳动方式,预防、控制和消除有害职业因素带来的健康危害。

    作业环境因素是影响劳动者健康的最主要因素,包括不同职业活动的特殊作业环境条件对健康的影响,生产工艺、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对健康的危害等等。在不同作业环境条件中,存在不同职业危害因素。职业危害因素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

    (一)化学因素

    最常见的有两类:一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工业毒物,如铅、汞、苯、锰、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等;二是生产性粉尘,主要存在于工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无机粉尘,棉尘、高分子物质等有机粉尘。

    (二)物理因素

    一是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如工作场所存在的X射线、α、β、γ射线等;非电离辐射,如电磁波辐射、激光、微波、紫外线、红外线等。二是异常气象、气压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环境,潜函和潜水作业的高气压环境、高原作业低气压缺氧环境等。三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振动等危害。

    (三)生物因素

    工作场所中存在的或产生的有害微生物,如畜牧业、毛皮加工、毛纺织业中可能存在的炭疽杆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传染性病原体感染危险等。

    我国法定职业病的种类

    截至目前,卫生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共有10大类,包括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共115种。

    粉尘与尘肺

    据介绍,能够较长时间浮游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叫做粉尘。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形成的粉尘叫做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的种类繁多,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以尘肺的危害最为严重,截至2002年底,我国尘肺病累计病例达58万多人,其中仍存活患者44万多人。2002年全年共报告尘肺病患者12448例,其中煤矿系统的尘肺病占47.6%。每年尘肺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0亿元人民币。也可以说粉尘引起的主要职业病是尘肺。

    庄主任指出,尘肺是由于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的纤维化为主的职业病。由于粉尘的性质、成分不同,对肺脏所造成的损害、引起纤维化程度也有所不同。

    职业病是可防可控的

    庄主任指出,健康监护对预防职业病有重要意义。通过预防性健康体检,早期发现职业病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职业危害因素所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健康监护是保护劳动者相关权益所不可缺少的。健康监护的内容包括健康检查、健康档案、健康状况分析等几个方面。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