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化氢中毒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5:48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是工作中短时间吸入高浓度砷化氢气体后引起的以急性血管内溶血和肾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常伴有肝脏损害。冶金、化工、清理阴沟等行业均可接触到砷化氢气体。
砷化氢是溶血作用很强的毒物,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一般吸入8~30mg/立方米浓度数小时即可出现中毒症状;高于48mg/立方米0.5~1h有致命危险;超过50mg/立方米0.51h可发生猝死,临床表现剧烈溶血后,大量的砷-血红蛋白复合物,红细胞碎片等弥漫性堵塞肾小管,导致肾脏缺氧、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一般病人2周左右可治愈,误诊或未及时抢救者病死率达20~36%,还有些病人可留下终身伤残。
【临床诊断要点】
一、有短期内吸入大量砷化氢气体的职业史;
二、有溶血及肾脏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
三、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类似疾病;
四、诊断分级标准
(一)观察对象
吸入砷化氢气体后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但无溶血及肾脏损害表现,脱离接触后症状多在24h左右消失者。
(二)轻度中毒
吸入砷化氢气体后出现上述症状,并有呕吐、畏寒、发热、肾区疼痛、腹痛、巩膜及皮肤黄染。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尿呈酱油色,隐血阳性,蛋白阳性,有红、白细胞。血尿素氮增高。可伴有肝脏损害。
(三)重度中毒
发病急剧,有寒战、高热、昏迷、谵妄、抽搐、紫绀、巩膜及全身皮肤重度黄染。少尿或无尿。贫血加重,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尿呈深酱色,尿隐血强阳性。血尿素氮明显增高,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并伴肝脏损害。
【伤残等级与劳动能力丧失程度评定】
一、急性肾功能损害
(一)肾功能不全尿毒症,血尿素氮>21.4mmol/L(60mg/dl),常伴有酸中毒,出现严重的尿毒症临床征象。评伤残二级、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二)肾功能不安全失代偿期,内生肌酐廓清值低于正常水平50%,血肌酐水平>177/μmol/L(2mg/dl),血尿素氮增高,其他各项肾功能进一步损害而出现一些临床症状,包括疲乏、不安、胃肠道症状、瘙痒等。评伤残三级,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三)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内生肌酐廓清值降低至正常50%,血肌酐水平、血尿素氮水平正常,其它肾功能出现减退,评伤残七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二、肝功能损害评残标准参见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有关内容。
【备注】
一、尿砷和空气砷化氢测定可作诊断参考。
二、本文适用于从事任何职业情况下吸入砷化氢气体所致急性中毒,而不适于砷、砷的氧化物及砷酸盐所致中毒。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