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锰中毒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5:01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锰(manganese, Mn),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急性锰中毒以刺激性呼吸道炎或腐蚀性胃肠炎为主要临床表现。职业性急性锰中毒较少见。中毒多因误服高锰酸钾而引起。
【致病原因】
1. 吸入性中毒:锰蒸气和烟雾的毒性大于锰尘。若短期内大量吸入新生的锰蒸气和烟雾即可引起急性中毒。多见于在通风不良的狭窄室内多人电焊或在闷罐内长时间电焊作业时;也可见于锰冶金作业中,含高浓度锰及氧化锰的烟气排放障碍,而发生意外返流、溢散时。偶见吸入高浓度氯化锰、硼酸锰(玻璃、染料业)、高锰酸钾亦可引起急性锰中毒。
2. 口服中毒,多见于口服高锰酸钾而引起。其致死量为5~15g。
【急救处理】
1. 吸入中毒者应立即脱离染毒环境,卧床休息、保暖、吸氧。
2. 口服中毒者及早给予清水反复洗胃直至洗出液无色澄清为止,尔后可内服或胃管注入牛奶、蛋清或氢氧化铝凝胶等,以保护消化道粘膜。
3. 解毒剂:依地酸二钠钙1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缓慢滴注,每日1次,一疗程3~5d。排锰高峰见于用药后第1、2天。一般经驱锰3~5个疗程后,症状得到改善。
4. 对症治疗。
【预防】
1. 锰矿开采及干电池、电焊条生产时应注意尽量加强通风、流程密闭、湿法生产的原则,锰合金生产时须在炉前浇铸场安装排气吸风装置,使环境空气中锰浓度(换算成MnO2)低于0.2 mg/m3。
2. 加强个人防护,严格操作规范。工作时戴用过氯乙烯超细纤维做成的防尘口罩。
3. 在不透风的闷罐或狭窄的室内电焊作业时,应事先装好排气扇或鼓风机等通风设施,一次作业时间不宜过久。操作时要使用局部机械抽风式吸烟罩。
4. 加强新工人就业前和以后的定期健康监护体检,对有明显精神、神经或呼吸、内分泌系统疾患等禁忌证者,不得上岗。重症传染病后、妊娠期妇女、缺铁性贫血及肝功能损害者对锰尘敏感性增强,也应暂时调离该作业。
【预后及劳动能力鉴定】
一般轻度吸入中毒者,脱离接触后症状即可自行消退。口服致严重中毒者,若不及时有效抢救可死于呼吸、循环衰竭或胃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