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氯气中毒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5:01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氯(chlorine,Cl2)是具有强烈刺激性和窒息性的黄绿色气体。急性氯气中毒主要表现为急性呼吸系统损害,是常见的急性职业中毒之一。
【致病原因】
1. 在冶金、造纸、纺织、印染、制药工业和颜料、橡胶、塑料、化纤、农用杀虫剂、漂白粉制造工业以及饮水消毒等工业,如因生产、运送及使用时,液氯容器密闭不严,设备疏于防护检修,或发生管道破裂,容器爆炸等意外事故,即可造成氯气外逸而发生急性中毒。
2. 误将漂白粉等含有次氯酸盐的消毒剂、清洁剂与酸混合,可突然放出大量氯气引起急性中毒。
【急救处理】
1. 立即脱离中毒现场,移至新鲜空气处,给予吸氧,注意保暖,安静卧床。至少观察12~24h。
2. 2%~5%碳酸氢钠10~20ml雾化吸入。
3. 早期、足量、短程使用糖皮质激素。少量吸入者,以地塞米松5~10 mg静脉注射。中、重度病人,首剂可给地塞米松20~50mg静脉注射,以后视病情每隔1~4h重复一次,每日最多可用至100~300mg,但不宜超过3d。
4. 呼吸困难或肺部有哮鸣音者,可给支气管解痉剂,如氨茶碱0.125~0.2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40ml中缓慢静脉注射,或用0.5%异丙肾上腺素1~2ml、地塞米松2mg和生理盐水10ml的溶液雾化吸入。有喉痉挛时,可皮下注射阿托品0.5mg,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5. 出现中毒性肺水肿者,应增大给氧流量,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给去泡沫剂1%二甲基硅油吸入,必要时可加压给氧及亚冬眠疗法等,严格控制入液量,酌情使用利尿剂。治疗中禁用吗啡。
6. 对症处理:剧咳者可给可待因片口服,烦躁不安者可给异丙嗪、水合氯醛等,呼吸衰竭者可用呼吸兴奋剂。为防治感染,可同时给予抗生素。眼结膜炎及急性灼伤性皮炎者,可用2%碳酸氢钠液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后,涂以可的松眼膏等。
【预防】
1. 在各种生产、使用和运输氯的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定期检查,严防跑、冒、滴、漏及意外事故发生。
2. 注意个人防护,检修设备时佩戴防毒面具。
3. 凡氯气作业工人,均需进行就业前体检,并根据接触程度定期体检。有明显呼吸系统疾患和心血管系统疾患者不得从事氯气作业。
【预后及劳动能力鉴定】
1. 急性氯气中毒后,一般均可康复,仅个别重症患者可遗有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
2. 中毒患者治愈后可恢复原工作。若中、重度中毒患者在急性期后持续有较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时,可结合胸部X线检查及肺功能测定,酌情处理。必要时给予调整氯气作业。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