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急性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中毒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4:54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 SO2)又名无水亚硫酸,常温下为具强烈辛辣刺激味的无色气体,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急性二氧化硫中毒是以急性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严重中毒者少见。

    三氧化硫(sulfur trioxide, SO3)即硫酸酐,其毒性作用及治疗原则与二氧化硫类同,两者常同时存在。

    【致病原因】

    在硫酸和硫酸盐的制造、熏蒸杀虫、石油精练、硫化橡胶、造纸、制糖、漂白、冷冻等工业中都接触二氧化硫及三氧化硫。

    其急性中毒仅见于意外事故,如贮存输送容器毁坏或管道破裂、漏气等。

    【急救处理】

    1. 采取一般急救措施和对症处理,如迅速脱离中毒现场、静卧、保暖、吸氧等。有明显刺激反应,即使无客观体征者也应观察48h。

    2. 给予2%~5%碳酸氢钠液10ml+氨茶碱0.125g+地塞米松50mg+抗生素适量雾化吸入。

    3. 早期、足量、短程(5~7d)应用地塞米松(15~160mg/d),以积极防治肺水肿,消除喉头水肿。

    4. 呼吸衰竭者及早使用呼吸兴奋剂,窒息者可考虑气管切开。

    5. 液体二氧化硫溅入眼内,必须迅速以大量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再滴入地塞米松和抗生素液,或涂以可的松、金霉素眼膏。

    6. 防治感染及其并发症,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抗休克等。

    【预防】

    1. 规范操作,加强检修,保证生产设备密闭,严防大量泄漏的意外事故发生。

    2. 作业环境加强通风,为消除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向外排入前必须设法净化回收。

    3. 在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场所检修时,应戴供氧或防毒面具,或在普通口罩内夹上数层浸湿碳酸氢钠饱和液及10%甘油的纱布,以阻止吸入。

    4. 有明显鼻、喉、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或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列为就业禁忌证。

    【预后及劳动能力鉴定】

    尚未发现有肯定的后遗症,一般治愈后即可恢复原工作。如中毒后持续有较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时,应调离刺激性气体作业。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