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人员受过量照射的辐射事故分析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3:16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辐射事故可分为技术事故和责任事故。事故类型多种多样,如源丢失事故、打撒漏源事故、卡源事故和误照、设备失灵、误操作等都可能导致人员受到超剂量照射。其中有些事故是无法避免和预见的,如卡源事故等,但多数事故则是由于运行人员思想上麻痹大意,对事故隐患的轻视而酿成的。一般来说,许多事故都会不同程度地使涉及人员受到超剂量照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所以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中,应把防止涉源人员受超剂是照射放在首位。
1事故发生的地区分布
1945~1999年,全世界发生的人受到超剂量照射的辐射事故136起,其中美国有49起,前苏联有18起,各占36%和13.2%;中国发生10起,占7.35%。上述3个国家发生的人受超剂量照射事故占所统计的辐射事故总数的56.6%。中国1980年以后发生的辐射事故就有7起,是本国事故发生率的70%。美国和前苏联是世界上原子能事业最发达的国家。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原子能及辐射装置的发展和应用较快,与此同时,应考虑到可能存在的事故潜在因素。例如,100台辐射装置曾有20台发生事故,事故发生频率为20%,而在10台辐射装置中有4台发生事故,事故发生率是40%。辐射装置应用的时间越长,事故的概率可能就越大。因而,在原子能事业日益发展和应用的今天,应强调合理和正确应用辐射源。
2事故类型分布
在136起涉及人员受超剂量照射事故中,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占20起,其中加速器辐射事故占9起,分别占14.7%和6.6%,而加速器辐射事故又占射线装置辐射事故的45%;反应堆事故为19起,占总事故发生率的13.97%;其中临界事故为8起,接近反应堆事故的1/2,这类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都与人的因素有关,运行人员麻痹大意是主要原因,如加速器辐射事故的主要原因就疏于常规维护,对事故苗头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及时解决。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是典型的人为误操作事故。
3受照剂量分布
136起人员超剂量受照事故中,全身或局部剂量超过10Gy(Sv)的有47起,占34.6%,过量受照射的人数675人;其中死亡106人,占15.7%,除106人确定死亡外,其余569人的遗传及远期效应还不得而知。众所周知,电离辐射所致的机体损伤较其他原因所所区别,因而在治疗和康复方面也存在很多困难。
4讨论
目前就我们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还没有见到过涉及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线装置的单位或部门未曾发生过辐射事故的实例,程度和影响范围不同的辐射事故都发生过。总体看,涉及到对人员的超剂量辐射事故的发生率较少。所谓“过量辐射”是指全身造血器或其他关键器受照剂量>0.25Sv身体局部受照剂量>0.75Sv;或放射性核素摄入量>1/2年摄入量限值(AL1)。
放射性同位素在实践应用中安全性较射线装置的安全性差,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放射性同位素应用中都有屏蔽设施,较为常见的是源的泄露和卡源事故,也可能出现机械故障,屏蔽材料的防护性能有时难以确认。总之,工作中稍有马虎就容易发生辐射事故,所以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应该加强。
对射线装置的常规检查、维护和正确操作是减少辐射事故的关键。例如,放射治疗设备的输出剂量的常规标定很重要,不能科学地使用都是有害的。
在实践中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时,必须考虑质量控制措施。在质量控制中,首先是运行人员的素质培养,包括业务素质培训和辐射安全素质的培养;其次是对所使用设备性能的了解和掌握,不能让设备带故障运行。应制定必要的、切实可行的辐射安全防护规章制度,健全辐射安全防护组织,并应有奖惩措施;加强安全检查,自检应与抽检结合进行,有检查刻录; 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建立自主的、有主要领导参加的防护管理机构,扎扎实实做一些有实质内容的工作。虽然辐射事故难以预见,但通过努力,降低事故的频率和性质是可以做到的,这是关系到原子能事业的发展、普及和利用的大问题。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