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20年煤工尘肺病发生情况调查分析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3:05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对某矿20年来煤工尘肺发病情况、工种分布、发病工龄、病期构成、肺功能损伤情况、并发肺结核情况、死亡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983~2003年参加尘肺普查的接尘工人4628人为调查对象,其中确认尘肺病人149例,尘肺死亡病例31例,这些调查对象资料较全面,职业史较清楚,有动态观察的系列胸部X射线片。凡资料不全、已调出或新招入职工均未统计在内。
所有病例均由省劳研所、市职业病防治院和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所逐级、分别或共同阅片,联合诊断,集体确诊。2004年3月根据GBZ70-2002《尘肺病的诊断》标准,对其中86例现症尘肺病人又进行了复查鉴定。
2结果与讨论
2.1发病情况
1983年以来参加尘肺普查的接尘工人4628人中,发现0+(疑似尘肺病)者261例,检出率为5.64%,查出尘肺病患者149例,患病率为3.22%。149例尘肺病人中,95.97%的病人均为1983年以前参加工作的接尘工人,1983年以来新参加接尘工作的职工诊断为尘肺病者6例,表明1983年以来矿井通风防尘条件改善,尘肺病发病率降低。
2.2不同工种、工龄尘肺患病情况分析
掘进工(指纯掘和主掘)占发病人数的63.76%,其次为采煤、混合工(表1)。这与掘进工接触的粉尘浓度和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相对较高有关。
表1 各工种尘肺病人构成与发病工龄

149例尘肺病人中,平均发病工龄为21.6a,其中接尘工龄<10a的10例尘肺病人中纯掘工占87.5%,说明纯掘工患病工龄较短。
2.3尘肺病期构成比分析
与1992年全国煤工尘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比较,我矿I期煤工尘肺患病率偏高,II期、III期偏低(表2)。
表2 尘肺病人期别构成及患病率比较

2.4尘肺病人肺功能损伤情况
尘肺病人功能普遍下降,肺功能损伤者约占92%(表3)。
表3 尘肺病人肺功能损伤情况

2.5尘肺并发肺结核情况
据报道煤工尘肺病人患肺结核的发生率要比无尘肺工人高7倍以上,比一般城市居民要高10倍以上。该矿149例煤矽肺中,并发肺结核情况见表4。与1992年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我矿尘肺并发肺结核率还是较低的。
我矿尘肺并发肺结核率较低,这与部分患者怕人歧视到其他医院就诊,因而出现漏报有关。
表4 各期尘肺并发肺结核情况

2.6尘肺病人死亡情况
我矿尘肺病人的病死率为18.12%,I期煤工尘肺病死人数占法肺病死亡总数的68%,II期煤工尘肺占29%,III期煤工尘肺占3%。31名病故者平均寿命为67.3岁。据报道,煤工尘肺中除矽肺外,病变进展缓慢,特别是煤肺病变进展更为缓慢,他们的寿命接近正常人群平均寿命。31例尘肺从确认到死亡的平均时间是11.8a,最短为3个月,最长为25a。
31例死亡尘肺病例中掘进工24例,占死亡人数的77.42%,混合工4例,占12.96%,纯采工、主采工、辅助工各1例,各占3.22%,说明掘进工死亡率较高。煤矿掘进工工作环境粉尘浓度高,患矽肺病者多,病变进展较快,病死率也较高。这说明作业环境粉尘浓度及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高低是影响尘肺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31例尘肺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以肺心病并发右心衰竭、呼吸衰竭等疾患较为常见,占死因的48.39%;其次是肺癌,占死因的9.68%,再次是心脏衰竭,占死因的6.45%。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