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发达地区职业病危害因素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3:05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完善,对外开放,引进投资和国外技术过程中,职业危害由境外向境内转移已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职业病危害因素由早期单一的几个工业企业行业向各行业渗透,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各工业企业中的行业分布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引进和使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如乡镇工业最为发达的江阴地区,职业病逐年上升趋势,严重急性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为了解现阶段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行业、注册类型的分布状况,我们开展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的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调查内容和方法
1.1 调查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务院有毒用品作业场所劳动条例》、《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目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1.2 调查范围 全国所有可能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事业单位,并重点调查化工、放射、采矿、冶炼、铸造、蓄电池、电镀、热处理、电子、皮革、包箱、家具、纺织等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基本情况。
1.3 调查内容
1.3.1 各类用人单位病危害基本情况 包括行业、用人单位名称、所有制形式、地址、法人代表、作业方式,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人数等。
1.3.2 严重职业病危害企业的分布情况 严重职业病危害是指放射性职业危害因素、《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中危害程度为“调试和极度危害”的化学物质、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的粉尘和石棉纤维尘。
1.3.3 重点职业病危害调查对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进行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1.4 方法 组织专业调查队伍,对参加调查的人员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的业务培训。统一方法,统一标准,统一进度,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调查。
2调查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全市6578家工业企业中,存在病有害因素的企业为4608家,占70.05%其中有害因素厂矿企业比例以南闸为高。在6578家工业企业中,职工人数为315776人,接触人数为141369人,占44.78%。接触人数各镇也有一定的差异。见表1。
表1 全市各镇工业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2.2 全市工业企业行业分布情况 在6578家工业企业中,纺织业所占的比重最高,为18.77%,最低的行业为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只占全部工业企业数的0.38%;在4608家存在生产性有毒有害工业企业中,也以纺织业所占比重最高,达25.24%,最低的也为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只有0.24%;在各行业中,职工总数所占的比重以纺织业最高,达36.69%,在141369名接触人员中,也以纺织业所占比重最高,达47.60%,这与我市工业企业的结构相一致。见表2。
表2 工业企业生产性有害因素行业分布

2.3 全市工业企业注册类型情况 在全市6578家工业企业中,以有限责任公司最多,达2973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45.20%,其次为私营企业,为2137家,占32.49%,在4608家存在生产性有毒有害企业中,生产工人接触面以股份有限公司所占的比例最高,为98.53%;所占比例以有限责任公司最高,达43.08%;在职工人数方面,以有限责任公司最高,为95443人,占全部人数的30.22%,在生产性有毒有害因素接触人数方面,也以有限责任公司最高,为37373人,占全部的26.44%,在各注册类型中,生产性有毒有害接触人数所占的比重以股份有限公司最高,达54.32%,最低的为其他类型的企业,占30.68%。见表3。
表3 工业企业注册类型

3结论
3.1工业企业基本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我市各镇由于工业基础存在差异,企业数量、企业规模、行业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同,因此,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接触人员比例等职业卫生问题也存在差异,由此表明职业病防治工作重点各镇有一定的差异。
3.2工业企业行业分布有一定的结构特点 从表中可见,到目前为止,我市工业企业的行业结构仍以传统产业结构——纺织工业为主导,其他行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异军突起的格局,发展趋势良好,新老工业均存在一定比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工人,职业卫生老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职业卫生已十分突出,职业病人数逐年上升,企业负担十分沉重,在一定范围内已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职业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