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52种胶粘剂有害化学物成分及其含量分析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1:52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摘要】 目的 对市售及生产、使用胶粘剂样品有害化学物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为制定胶粘剂行业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采集市售以及制鞋和箱包企业生产、使用的胶粘剂样品,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分析其有害化学物含量。结果检测胶粘剂52种,其中41种含有各种有害化学物,占检测胶粘剂的78%。胶粘剂中苯、甲苯、正己烷、三氯乙烯检出率分别为34.62%、51.92%、48.08%和7.69%;超标率分别为15.38%、30.77%、7.69%和3.85%;含量范围分别为0.04~865.16、0.84~734.9、0.89~338.95及2.19~52.05 g/kg;平均含量分别为(175.46±287.35)、(290.82±243.75)、(58.83±85.97)及(36.91±38.17)g/kg。个别标识为绿色环保型胶粘剂的甲苯、正己烷含量也明显高出国家最低限量标准。绝大多数的胶粘剂往往是多种有害化学物混合存在。国产胶粘剂有害化学物含量明显高于进口胶粘剂。结论一些胶粘剂产品含有的有害化学物含量大大超出国家限量标准,个别产品甚至由纯正己烷、苯或甲苯作为溶剂。为确保劳动者健康,应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尽快制定相应行业胶粘剂中化学物质的限量标准。


    胶粘剂是指按照规定程序,把纸、布、皮革、木、金属、玻璃、橡皮或塑料之类的材料粘合在一起的物质。由于胶粘剂具有应用广、使用简便,经济效益高等许多特点,正在越来越多地代替机械联结,从而为各行业简化工艺、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有效途径。但随着胶粘剂广泛应用的同时,由于胶粘剂使用而引发的健康相关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解我国市场胶粘剂质量情况,结合全国有毒有害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我们对北京市售胶粘剂、使用胶粘剂企业和胶粘剂生产企业的胶粘剂样品进行了现场随机采样,并对有害化学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1.样品采集:样品随机采自上海、辽宁等11省市使用或生产胶粘剂的制鞋和箱包企业现场和北京市胶粘剂零售市场。现场样品采集由2人或2人以上进行操作,小心地从包装完好的胶粘剂容器中,取出部分样品装入50 ml玻璃瓶中,密封。常温下运输和保存。尽快用于实验室分析测定。

     2.实验室分析检测:分别参照《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3—2001)、《鞋和箱包用胶粘剂》(GB 19340—2003)附录B——胶粘剂中苯、正己烷含量的测定和附录C——胶粘剂中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含量的测定方法,建立胶粘剂中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和三氯乙烯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仪器为HP-5890气相色谱仪。并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方法,对测定方法进行验证,表明测定方法符合方法学要求;对部分测定样品进行比对测定,测定结果完全相符。

     3.结果判定:依据《鞋和箱包用胶粘剂》(GBZ 19340-2003)关于鞋和箱包胶粘剂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判定,对胶粘剂苯含量高于5g/kg、甲苯十二甲苯高于200g/kg、正己烷高于150 g/kg、三氯乙烯高于50g/kg判定为有害化学物超标产品。

     二、结果

     1.检测的基本情况:本次共检测胶粘剂52种,其中41种胶粘剂检测出含有各种有害化学物,占检测胶粘剂的78%。其中,18种胶粘剂含有苯,检出率为34.62%,8种超过国家限量标准,占15.38%。27种胶粘剂含有甲苯,检出率为51.92%,16种胶粘剂的甲苯含量超过国家限量标准,占30.77%。6种胶粘剂含有二甲苯,但其含量极低,只有0.21~1.14 g/kg。25种胶粘剂含有正己烷,检出率为48.08%,4种胶粘剂正己烷含量超过国家限量标准,占7.69%。4种胶粘剂含有三氯乙烯,占7.69%;3种胶粘剂的三氯乙烯含量超过国家限量标准,占检测胶粘剂的4%。各胶粘剂有害化学物的含量范围见表1。



     2.胶粘剂有害化学物成分构成分析:在41种胶粘剂中,有18种胶粘剂只检出一种有害化学物质(含苯、甲苯、正己烷或三氯乙烯任一种成分的胶粘剂分别为3、11、3和1种)。多数胶粘剂有害化学物为混合存在。结果显示,同时含有4种有害物的胶粘剂有4种,含有3种有害物的胶粘剂有8种,11种胶粘剂同时含有2种有害物。

     3.国产与进口胶粘剂有害化学物含量比较:在所检测的胶粘剂中有12种属于进口或进口分装的胶粘剂,其中7种胶粘剂检出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和三氯乙烯,4种超过《鞋和箱包用胶粘剂》(GBZ 19340-2003)制鞋、箱包用粘合剂的有害化学物限量,占检测胶粘剂的7.69%。与之比较,40种国产胶粘剂中有31种胶粘剂所检测的有害化学物含量高出制鞋、箱包用粘合剂有害化学物含量,占59.62%,高出进口胶粘剂的7.75倍。

     三、讨论

     1.检测结果表明,在抽检到的胶粘剂样品中,有毒有害化合物含量差异很大;有的产品已经用无毒或低毒溶剂代替高毒的溶剂,达到健康、环保要求;而有的产品有毒有害化合物含量很高,大大超出我国制鞋、箱包用胶粘剂有害物限量标准;有的产品几乎是由纯正己烷、苯或甲苯作为溶剂,对使用者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危害;特别是部分产品虽然标识为绿色环保型胶粘剂,但实质上仍然还有大量的有毒有害化合物;如某些标有无苯无毒环保型产品,其甲苯含量达到200g/kg以上,正己烷含量达到338.85%。因此,对那些冠以环保型的胶粘剂也要严格审查,认真管理,因为正是这些所谓的环保型胶粘剂更容易使人们放松警惕,产生麻痹思想,具有更大的潜在危害。

     2.国产胶粘剂与进口胶粘剂在有害化学物含量上有着明显的差距。胶粘剂生产企业应当积极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技术,积极研制和开发高品质、高性能的健康、环保型胶粘剂产品。当然,对进口胶粘剂也要加强管理,以防止职业危害的转移。

     3.我国《鞋和箱包用胶粘剂》(GBZ 19340-2003)、《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3-2001)分别对鞋和箱包用粘合剂、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制品中有害化学物质限量作了规定,而胶粘剂的使用涉及许多行业,仅依靠上述标准来全面评价胶粘剂的健康影响问题,显然是不充分的。另一方面,我国胶粘剂有害物限量标准与国外比较明显偏高,也明显高出我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HBC 18-2003)鞋和箱包用粘合剂、处理剂有害物限量标准,这也是今后我国胶粘剂质量和安全管理的重要问题。

     4.在本次抽样的52种胶粘剂中,只有10种胶粘剂标识了品名、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占19.23%;其他42种胶粘剂没有或只有部分标识了生产厂家、生产批号和生产日期(三无产品),占80.77%。近80%的产品并没有执行职业病防治法有关标识说明的规定,有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对胶粘剂生产企业的管理力度。

     5.建立长效胶粘剂监管制度,一方面要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督促胶粘剂生产、使用企业建立各类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原料管理,推广适宜的防护技术,通过技术改造,改变落后生产工艺,控制职业危害;另一方面,政府加大监管力度,尤其要把那些中小乡镇胶粘剂生产、使用企业的工作场所纳入监管的重点;认真清理整顿胶粘剂市场,坚决取缔胶粘剂三无产品;定期公布健康环保的胶粘剂产品名单,藉此以保护守法企业的经济乎益,还可指导使用单位选择健康环保的胶粘剂产品,同时也可以帮助劳动者监督企业选择健康的胶粘剂,从而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健康权益。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