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二氯丙醇中毒
毒理:
二氯丙醇属中等毒类,毒性与一般卤代烃类相似,易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其代谢方式尚不清楚。对皮肤、黏膜有强烈刺激性,可致咽峡炎、支气管炎;严重者可致肺水肿、胃黏膜出血。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损害心、肝、肾等实质性脏器,并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临床表现:
(1)经呼吸道及皮肤吸收中毒后,往往有数小时的潜伏期,浓度越高,接触量越大,潜伏期越短。
(2)吸入中毒较早出现眼及上呼吸道黏膜的刺激症状,并有头晕、酒醉感、上腹痛、恶心、呕吐、嗜睡及乏力等全身症状;严重病例出现烦躁不安、谵妄、休克或昏迷;并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出现实质脏器损害表现如肝区疼痛、肝脏肿大、黄疸、肝功能异常、蛋白尿、血尿、少尿甚至无尿、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电图可见心肌损害。部分患者有出血倾向及溶血。皮肤接触者可致接触性皮炎。
急诊处理:
1.以对症和支持疗法为主,无特效解毒剂。
2.吸入者立即脱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吸氧。
3.皮肤污染者脱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清水或3%~5%碳酸氢钠液冲洗。
4.积极防治肺水肿,及早使用保肝、护肾、营养心肌和防治溶血等药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