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氯丁二烯中毒
毒理:
氯丁二烯属中等毒类,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大部分在体内转化为环氧化中间产物,可抑制巯基酶活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黏膜有强烈刺激。实验动物中毒出现肺水肿、出血,肝、肾细胞变性、坏死。小白鼠吸入3 000 mg/m3浓度1小时,即可在24小时内死亡;大白鼠吸入10000~15 000 mg/m3浓度5小时产生肺水肿。人在5400~6 300mg/m3浓度中暴露5分钟,即可有轻度头晕。
临床表现:
(1)轻度中毒:接触低浓度氯丁二烯,可引起强烈的刺激症状,出现眼结膜充血、流泪、咳嗽、胸痛,以及头痛、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等症状。
(2)重度中毒:吸入高浓度氯丁二烯,可引起严重呕吐、烦躁不安、兴奋、抽搐、血压下降、肺水肿、休克。严重者迅速陷入昏迷。
(3)长期接触可致毛发脱落,发生接触性皮炎,结膜炎,角膜周边性坏死以及贫血和肾脏损害。 实验室检查:血中谷胱甘肽(GSH)明显减少可作诊断中毒的参考。另尿中可出现蛋白质,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可下降,网织红细胞增多。
急诊处理:
1.迅速移离中毒场所,清洗污染的皮肤。
2.吸氧。
3.必要时,给予呼吸兴奋剂,呼吸停止者应立即日对口人工呼吸。
4.以10%硫代硫酸钠10 ml静脉注射。
5.及时防治肺水肿及保肝治疗。重视对症治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