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中小型企业劳动者职业卫生知识调查分析

发表日期:2011-05-04 09:16:49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摘要】通过对通州区中小型企业劳动者职业卫生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了解该区中小型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开展情况,为今后开展职业卫生健康教育服务提供依据,我们对352名劳动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区中小型企业职业劳动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知晓率不高,职业卫生基础知识了解较少,多不能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接受过职业卫生培训的劳动者比未接受过的劳动者,其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通州区中小型企业劳动者对职业卫生知识认识普遍不高,应加强对该区中小型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管,尤其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培训工作。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职业卫生;问卷调查

    2007年北京市第1次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普查数据显示,通州区中小型企业共有378家,涉及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建筑装饰业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一线劳动者接近7000人。通过对该区中小型企业劳动者职业卫生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了解该区中小型企业(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实施6年以来,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职业病防治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情况,为下一步开展职业卫生健康教育服务提供依据,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7年4~8月,到我中心进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的通州区中小型企业劳动者为调查对象。以用人单位为单元,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按体检劳动者总数10%的比例进行抽样,但1个单元调查对象不少于3人[1],共调查352人。中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按照《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国统字[2003]17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1.2 方法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内容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对调查员进行培训。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调查对象在调查员的指导下独立完成问卷,问卷被当场收回。问卷采取不记名、单选题与多选题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内容包括劳动者基本情况、用人单位基本信息、《职业病防治法》基础知识、职业卫生基本知识、职业病防护和职业卫生培训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 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职业卫生知晓情况

    2.1.1 《职业病防治法》基础知识 33.0%的调查对象已了解或学习过《职业病防治法》,31.2%的调查对象能正确回答出《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的时间,21.6%的调查对象不知道国家制定《职业病防治法》的目的。

    2.1.2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67.6%的调查对象知道用人单位应每年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并且公布结果。15.1%的调查对象能全面回答职业健康检查的意义(多选题),10.2%的调查对象选择“不知道”;有71.9%的调查对象了解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的意义。46.6%的调查对象知道目前从事的岗位存在职业性有害因素,并能说出有害因素的名称。19.6%的调查对象能全面了解自身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多选题),25.6%的调查对象选择“不知道”;有68.2%的调查对象不知道自己有“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权利。

    2.1.3 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与使用情况 88.6%的用人单位配备了与职业劳动相关的防护用品,但只有27.0%的调查对象每天使用防护用品,67.0%偶尔用,6.0%从来不用。18.8%的调查对象能正确穿用工作服并且知道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多选题),21.9%的调查对象选择“不知道”;有50.3%的调查对象认为“工作服是可以带回家或可以穿着工作服回家的”。

    2.2 职业卫生培训情况

    本次调查的352人中接受过职业卫生培训的有143人,占40.6%,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51.6%;未接受过职业卫生培训的劳动者209人,占59.4%,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35.7%。接受过职业卫生培训的调查对象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高于未接受过职业卫生培训的劳动者,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3 讨论

    根据2007年北京市第1次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普查数据显示,通州区中小型企业从事的行业主要以制造业、加工业为主,生产形式大都属于来料加工,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粉尘、噪声、高温、苯、甲醛、一氧化碳和锰及其化合物。2007年通州区全年有123家用人单位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总人数为6896人。其中小型企业111家,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人数为2827人。此次调查的中小型企业为62家,调查人数352人。通州区中小型企业行业均已涉及。

    对《职业病防治法》基础知识的问卷调查显示,调查对象的总体知晓率不高。说明《职业病防治法》虽然实施6年了,但劳动者依然对《职业病防治法》了解较少,也反映出对《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力度不够。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仅有67.6%的调查对象知道用人单位应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并且公布结果;从侧面反映出部分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检测管理不到位。能全面回答出职业卫生健康体检意义的调查对象仅为15.1%,说明劳动者对职业健康检查的重要性知之甚少;此外,有10.2%的调查对象对职业卫生健康体检意义一无所知,尽管自己正在进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仅有46.6%的调查对象能回答出目前岗位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表明大部分劳动者对什么是职业性有害因素认识不清。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向劳动者公布。这说明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不到位,并且没有尽到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另外,只有19.6%的调查对象能全面了解职业卫生保护权利,25.6%的调查对象不知道自己享有职业卫生保护权利,68.2%的调查对象不知道自己有“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权利。说明劳动者对这方面认识不足,也反映出一些用人单位没有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给予劳动者相应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调查结果显示,有88.6%的用人单位给劳动者配备了相关防护用品;但只有27.0%的调查对象能每天使用防护用品,67.0%偶尔才用,6.0%从来不用。在生产环境中,笔者也看到类似情况:有的劳动者虽带着防护口罩,却露出鼻子;电焊作业时,只用电焊防护面罩,不戴防护口罩;而打磨工具时,一只耳朵戴着防噪声耳塞而另一只耳朵不戴。另外,只有18.8%的调查对象能正确穿用工作服并且知道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还有21.9%的劳动者不知道这方面的内容;有50.3%的调查对象认为“工作服是可以带回家或可以穿着工作服回家的”。在调查过程中,笔者看到许多劳动者穿着工作服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劳部发[1996]138号)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应教育本单位劳动者按照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则和防护要求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劳动者不能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对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差与用人单位没有对劳动者做好个人防护用品知识宣传、培训有关。

    职业卫生培训可使劳动者学习和掌握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认识职业健康检查的意义,了解和掌握作业场所可能存在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及其严重性和可预防性等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生产工具和个人防护用品[2]。从调查数据来看,接受过职业卫生培训的劳动者知晓率和未接受过职业卫生培训的劳动者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1.6%和35.7%,前者高于后者(P<0.01)。这与刘纪青等的研究结论相似[3]。但培训后的知晓率也仅为51.6%,说明目前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工作不到位,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用人单位对职业卫生培训工作重视不足。应提高用人单位对职业卫生培训的认识,使其认识到职业卫生培训是预防职业病、提高劳动者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而且是投入最小、产出(效果)较高的有效途径[4]

    通州区中小型企业劳动者职业卫生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该区中小型企业职业病防治的监管,尤其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培训。在卫生监督时,卫生行政部门可向用人单位有关人员宣传职业病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等。在作业场所检测或职业健康检查时,卫生服务部门可有针对性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此外,用人单位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讲座、课堂,借助广播、板报,发放手册等各种途径,让劳动者认真学习和掌握《职业病防治法》相关法律、法规及职业病防治知识。

    参考文献

    [1] 余丹,刘敏,蒋然子.个体民营企业职工职业卫生问卷调查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6,24(1):37—38.

    [2] 裴晓明.职业健康问题与职业健康促进[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4,22(4):288—289.

    [3] 刘纪青,霍卫东,曹泽仁,等.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对职业人群防护意识影响的研究[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8,26(2):94—95.

    [4] 宋文质,常春,于德汶.我国职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3,16(6):321—323.

    信息来源: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9年3月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