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肺病人肺功能动态变化追踪调查
发表日期:2011-05-04 09:16:43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摘要】为了探讨矽肺病人肺功能动态变化的规律,选择某铁矿职业病防治所确诊的202例男性矽肺病人为研究对象,于2007年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肺功能体检、X射线胸片检查,根据2003年的体检资料按矽肺等级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分析矽肺病人4年前后矽肺晋级及肺功能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显示,2007年研究对象的矽肺等级较2003年平均增加了1个小级(按12小级分级),4年期间4组的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4组下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FVC、FEV1的下降程度与2003年的矽肺等级均呈正相关(r1=0.74,r2=0.68)。
【关键词】矽肺;肺功能;动态蛮化
长期吸入含有一定量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能导致矽肺,这是一种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为我国法定职业病。矽肺病人肺功能的下降是导致病人致残的主要因素,有研究认为影响矽肺病人肺功能下降的因素包括矽肺等级、吸烟程度、接尘工龄等[1,2]。铁矿作业工人是矽肺病的高危人群,我们选择某铁矿职业病防治所的202例矽肺病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比较4年前后的肺功能测试结果和矽肺等级变化,探讨矽肺病人肺功能动态变化的规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某铁矿职业病防治所确诊的男性矽肺病人202人为研究对象,均为该铁矿长期从事井下凿岩作业的工人,年龄为40~60岁,接尘工龄为14~37a,根据病人2003年的体检资料按矽肺分期(0~Ⅲ期)分为4组。
1.2 方法
于2007年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肺功能检查和X射线胸片检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职业史、一般健康状况、吸烟情况、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气喘等)。肺功能检查测试项目包括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每位测试者分别测3次,取最大值作为测试结果。X射线胸片检查,对研究对象进行后前位高仟伏胸片摄影,胸片由参加过2003年阅片的两位职业病医师进行阅片诊断,按12小级记录每位测试对象矽肺等级作为结果。根据2003年的体检资料按矽肺等级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分析矽肺病人4年前后矽肺晋级及肺功能动态变化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2.0进行t检验、χ2检验、线性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根据2003年的体检资料,该202例研究对象中,0期矽肺18人,Ⅰ期78人,Ⅱ期74人,Ⅲ期32人。2007年X射线胸片检查结果显示,202例研究对象中,Ⅰ期40人,Ⅱ期120人,Ⅲ期42人。我们采用12小级分级的方法计算每位研究对象的矽肺晋级情况,结果显示,2007年矽肺级别较2003年平均增加了1个小级,结果见表1。4组的年龄、工龄、吸烟数量、身高、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肺功能动态变化
4年前后比较,4组的肺功能测定结果2007年的均低于2003年,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研究对象的FEV1平均下降了69 ml/a,其中0期、Ⅰ期、Ⅱ期、Ⅲ期矽肺FEV1下降值分别为31、40、85、111 ml/a,各组下降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VC平均下降了52 ml/a,各组分别为12、32、65、100 ml/a,变化特点与FEV1类似(P<0.05),结果见表2。以每位研究对象的FVC、FEV1下降值与2003年的矽肺期别(12小级分期)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VC、FEV1的下降值与矽肺期别均呈正相关(r1=0.74,r2=0.68)。

2.3 呼吸系统症状阳性率结果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咳嗽、咳痰症状阳性率分别为0期66.7%、Ⅰ期69.2%、Ⅱ期68.8%、Ⅲ期7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呼吸困难阳性率分别为5.6%、
30.8%、48.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把研究对象分为吸烟组
和不吸烟组,吸烟组咳嗽、咳痰症状阳性率为86.4%,不吸烟组为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组呼吸困难阳性率为47.7%,不吸烟组为4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FVC和FEV1是评价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敏感指标,在矽肺早期便出现急剧降低,评价这两个指标可初步了解矽肺病人肺功能状况。肺功能值受年龄因素的影响较大,正常人随着年龄的增长,FVC和FEV1下降,根据Crapo[3]的回归方程,正常人25岁后FEV1下降约为24 ml/a。有研究认为,矽肺病人每年因矽肺病导致的肺功能FEV1下降约为8 ml/a[4],这个值加上因年龄因素下降的24 ml/a,尘肺病人FEV1肺功能下降约为32 ml/a。本次研究结果表明,4年期间研究对象矽肺级别平均增加了1个小级(按12小级分),矽肺病人肺功能FEV1平均下降69 ml/a,FVC平均下降52 ml/a,下降程度较大。分组比较显示,
2003年的矽肺级别越高,FVC与FEV1下降程度越大,线性回归分析提示,肺功能下降程度与2003年的矽肺级别呈正相关,可能因为矽肺级别越高,肺弥漫性纤维化速度越快,导致肺功能下降程度大。因此,应该重视对矽肺病人的早期干预,防止肺功能的过快下降,从而提高矽肺病人的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还表明,4组矽肺病人咳嗽、咳痰症状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吸烟者咳嗽、咳痰症状阳性率高于不吸烟者(P<0.01),4组矽肺病人呼吸困难阳性率不同
(P<0.05),矽肺级别越高呼吸困难发生率越高,其机制可能是吸烟易患支气管炎症从而引起咳嗽、咳痰,而矽肺的病理机制主要是导致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易导致呼吸困难。
参考文献
[1] 曲亚斌,唐云霞.矽肺致肺功能障碍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5,18(3):167-171.
[2] 王丹,王素英.矽肺病人肺功能损害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06,15(2):97-100.
[3] Baltopoulos G,Fildisis G,Karatzas s,et al. Reference values and prediction equations for FVC and FEV1 in the Greek Eldelly[J]. Lung,2000,178(4):201-212.
[4] Cowie RL. The influence of silicosis on deteriorating lung function in gold miners [J]. Chest,1998,113(2):340-343.
信息来源:工业卫生与职业病09年1月第一期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