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SHMS背景
发表日期:2011-04-23 11:48:42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OSHMS是八十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它与ISO9000和ISO14000等标准化管理体系一样被称为是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
OSHMS的产生有两个主要背景。一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和经营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企业不得不对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使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在内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科学化、标准化、法律化。包括杜邦、菲利浦在内的一些大型公司在进行质量管理的同时,也建立了与生产管理同步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和方法进一步形成了标准,并逐渐得到更多企业的认可。二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推动下,出现的职业安全健康标准一体化(Harmonization of Safety and Health Standards,HSHS)。八十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率先开展了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活动。1996年英国颁布了BS 880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南》国家标准;美国工业健康协会制定了关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指导性文件;1997年澳大利亚/新西兰提出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草案;日本工业安全健康协会(JISHA)提出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挪威船级社(DNV)制订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标准》:1999年英国标准协会(BSl)、挪威船级社(DNV)等13个组织提出了职业安全健康评价系列(OHSAS)标准,即0HSAS l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规范》、OHSAS 1800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HSASl8001实施指南》。
1996年初,我国的一些职业安全健康学者从研究职业安全健康国际一体化(HSHS)的过程中注意到了国际上早期出现的OSHMS活动,并开展了初步的研究并提出有关OSHMS的报告,引起了当时劳动部领导的重视。1996年我国职业安全健康代表参加了ISO组织召开的OSHMS标准国际研讨会,随后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原劳动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开展了OSHMS标准研究工作。收集和翻译当时国际出现的几个主要版本的OSHMS标准,形成了研究总结报告。1997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参照美国等石化企业推行OHE管理体系的经验制订了《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石油地震队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规范》、《石油钻井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指南》等三个行业标准。1998年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提出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CSSTLPl001:1998)。1999年10月国家经贸委颁布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试行标准》和下发了在国内开展OSHMS试点工作的通知。2000年,为适应OSHMS工作的健康发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建了我国的OSHMS指导委员会、机构认可委员会和审核员注册委员会,并制定了OSHMS的规范、指南、程序、注册等一系列技术基础性文件,使我国的OSHMS认证工作更加规范、标准并易于与国际接轨。
相关推荐:
OSHMS--一张企业在国际经济领域的通行证
实施安全管理体系 保障安全生产
中国石化集团发布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