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型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新措施
发表日期:2011-04-23 11:47:28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1 简介
在日本,小企业占总企业数的97%,雇佣的工人占总工人数的60%。由于日本工业局和劳工局双方的不断努力,小企业的职业伤害和职业病在过去三千年中已呈现出稳步下降趋势。然而,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的职业伤害指数仍然相对较高。小企业中职业和非职业健康状况较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还没有合适的职业安全健康措施。小企业面临一些困难,包括经济薄弱、不稳定、资源匮乏以及工作环境差等。依照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劳工局的建议,日本小企业之间合作共同进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是非常有效的,日本小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状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本文将介绍小企业的职业安全新措施以及措施特性和形成因素。
2 小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新措施
2.1 在小企业合作组织中实施职业安全健康协助项目(1999)
行政劳工局选择小企业组成合作组织,在这个组织中实施职业安全健康协助项目。项目包括两种服务类型:一种是由一个协作组为整个组织提供专业服务,协作组由一个协调人员和一个职业安全健康专业人员组成;另一种是为组织中的每一个企业提供专业服务。这些服务包括安全诊断,机械安全生产标准手册的研究,健康检查以及工作环境的评估。
2.2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南(1999)
1999年,劳工局采纳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指南;2000年,劳工局推出项目促进企业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2001年,日本又发出了一项通知,使得本国发布的指南中包括了所有被国际劳工局认可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要素。基于国际上开始接受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工人老龄化以及年轻人对安全健康问题认识不充分等原因,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南,以鼓励雇主建立体系,实现持续的职业安全健康活动。
2.3 中、小型健康促进项目的实施(2000)
项目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中、小型企业雇主的教育和培训,目的是通过接受健康评估以及健康指导,使其了解工作场所健康促进项目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另一部分是健康促进项目在中小型企业的实施,需要同健康促进认证组织合作。据报道,工作人口的老龄化和经济的变化促进了这些措施的实施。
2.4 促进工作场所禁止吸烟措施的实施
尽管禁止在工作场所吸烟的企业越来越多,但是还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被动吸烟也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其次,世界卫生组织的框架性协议中也要求在工作场所禁止吸烟。为了使不吸烟的人不受烟草的干扰而有一个愉快的工作环境,日本于2000年发布了一项通知,是关于促进工作场所禁止吸烟措施的教育计划,根据这一通知的要求,行政部门有责任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并将工作场所禁止吸烟措施的执行状况划分等级,以供雇主和负责公司内部吸烟政策的行政人员使用。
2.5 根据健康检查结果实施具体措施的指南(2000)
该指南与1999年修订版(职业安全健康法)是一致的,对于连续六个月以上、每个月四次以上,从晚上10点到早晨5点上夜班的工人,允许他们向雇主提交由本人自愿接受的健康检查结果以证明他们的身体状况。雇主必须按照医生的意见采取措施,包括工作场所的变换、工作性质的改变、工作时间的减少、上夜班频率的减少。采纳该指南用来预防由于工业结构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导致的工作压力而造成的“过劳死”。
2.6 预防由化学物质造成健康损伤所采取措施的指南
随着多种新的化学物质进入工业企业,出现了一些使员工内分泌失调的化学事件,促使政府制定指南。该指南详细说明了化学物质的管理方式、有毒物质的鉴别及风险评估方式、预防健康损害措施的实施及评估方式、记录保持方式以及管理人员的选拔与培训等。
2.7 企业员工精神健康护理指南(2000)
精神健康护理活动集中在四方面:即自我护理、工作护理、职业护理以及企业外护理,建议小企业健康护理活动利用外部资源。2001年,实施了一项预防工人自杀的综合项目,项目包括咨询系统特别是以外部雇员为基础的咨询系统、自杀预防手册的开发与发送、自杀预防座谈会和讨论会的召开、工人自杀预防的研究以及预防措施的合作。全球激烈的竞争给公司进而对工人造成的压力是该指南开发的重要原因。
2.8 机器安装资助项目(2001)
企业希望通过新增设备来保证操作安全、改善危险工作环境、保持工作场所的舒适以及改善休息场所,卫生局、劳动局和福利局为此扩供了便利。项目的目的是通过安装企业所缺乏的、能够改善工作条件的机器设备对企业提供资助。
2.9 机器综合安全标准指南(2001)
为预防使用新机器而带来职业伤害,卫生局、劳工局以及福利局2001年通过了《机器综合安全标准指南》。该指南要求机器生产厂商在机器设计和生产阶段实施风险评估,并告知机器使用者必须将风险保持在可允许范围内。同时,要求机器使用者能够实施厂商提供的安全措施,必要时进行风险评估。
3 结论
3.1 预防为职业安全健康措施的目的
源头预防是所有措施的目的,而实施四种措施(职业安全健康资助项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夜班工人的健康检查以及精神健康护理)作为具体目标。在精神健康护理指南中描述了预防策略,包括工作场所环境的改善,诸如工作方法、工作时间、工作质量和数量、人际关系、工作场所组织、劳动管理体系、工作场所文化以及工作氛围。该方法与1988年颁布的健康计划不同,计划主要是改进工人的个人生活方式,而精神健康护理指南与欧洲工作场所健康指南的思路是一致的。
3.2 影响职业安全健康措施实施的新因素
全球化给职业安全健康措施的实施造成了显著的影响。近年来,全球严峻的经济环境使中小公司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这些问题,已经有几种职业安全健康措施得到了实施。不断加剧的竞争,需要公司重组或缩小规模,从而导致失业和不稳定就业以及较差的工作环境,包括工作时间延长,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工人的身体和心理都易受到损害。全球的竞争给公司带来压力,进而影响到工人。这一系列的原因直接导致工作场所精神健康管理措施的制定。
3.3 未来的任务
财政上的支持是小企业实施职业安全健康措施的动力所在。但是,60%的企业在得到资助的三年后就不愿意再继续实施健康促进项目。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方法去鼓励企业在资助结束后继续实施职业安全健康活动是很重要的。对于那些针对所有企业而制定的措施,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是,它们是否也能够在小企业中实施。因此,我们未来的任务应该包括对这些措施有效性的评估。
——摘自《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2004年第3期
相关推荐:
OSHMS--一张企业在国际经济领域的通行证
实施安全管理体系 保障安全生产
中国石化集团发布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