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HSE体系

精心策划 认真组织 全面推行HSE管理体系

发表日期:2011-04-23 11:46:23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天津石化公司于2001年底被列为集团公司第一批推行HSE试点单位,2002年初公司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决定,将推行HSE管理体系作为公司当年安全环保工作的主线,通过建立和推行HSE管理体系,提升公司安全、环境、健康管理水平。经过近1年的准备,2003年体系开始试运行。


    天津公司领导始终将HSE工作作为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逐步实现与国际管理标准接轨的重要手段。2002年初成立了天津公司HSE管理委员会,公司经理李希宏和股份分公司经理常振勇担任主任,任命了HSE管理者代表,成立了HSE办公室,公司机关各处室和各二级单位主要领导均为HSE办公室成员。同时还成立了HSE管理体系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受HSE办公室领导,负责推行HSE管理体系的日常工作。

    HSE管理委员会成立后,每季度定期召开HSE工作例会,主要领导亲自参加,及时协调解决体系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在体系文件编写完初稿后,HSE管理者代表亲自主持程序文件审查会,要求各职能处室主要领导亲自参加,对程序文件涉及的各职能处室职能进一步进行了明确,因此该项目工作做得比较扎实,HSE管理体系运行至今未出现部门职责不明确、有关职责出现遗漏的大的原则问题。

    2003年初公司借助HSE体系的试运行,将公司机关192个岗位HSE职责进行重新修订,HSE最高管理者与19个机关处室、33个二级单位签署《HSE责任书》,各二级单位组织员工签订《HSE承诺书》12000份。


    为了提高广大员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对建立HSE管理体系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使HSE工作做到高起步,实现高标准,体系的建立得到公司上下方方面面的支持,我们在体系建立初始阶段,将培训工作分为3个层次:即领导层培训、HSE骨干人员培训和全体员工培训。

    领导层培训人员包括公司级领导、机关处室和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层培训由NOVO公司讲课,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为何实施HSE管理体系、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要点、建立HSE管理体系步骤和要求、初始状态评审报告、各级管理人员责权及所应扮演的角色;参加人员共计284人。通过培训,使公司高级管理层提高了对HSE管理体系的认识和理解,为今后体系运行过程中得到他们的参与和支持起到重要作用。

    HSE骨干人员培训由公司HSE工作小组组织,由参加编写程序文件和运行控制文件人员讲课,HSE骨干人员涉及公司和各二级单位安全、生产、技术、设备、人教、企管人员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内容为天津公司HSE管理体系28个程序文件和58个运行控制文件,累计培训达2016人次,为天津公司的HSE体系试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全体员工培训由各二级单位组织,公司HSE工作小组进行指导、检查和考核。培训内容包括建立HSE管理体系的重要性、HSE事故案例分析、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概要、初始状态评审现场发现、员工职责及在HSE体系中所应扮演的角色;培训后组织了书面考试,两公司共计培训近万人。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是HSE工作的基础工作,是体系成败的关键,为了切实抓好这项工作,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我们在公司、各二级单位、基层车间分别成立了3个层次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公司和各二级单位的工作小组由公司安环、技术、生产、设备等专业人员组成,各车间由工艺、设备、电气、仪表、检维修人员组成,目的是要有较宽的专业面,便于在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时对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考虑周密。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首先我们于2002年4月2日~4月3日组织公司和各二级单位近600余名HSE骨干人员参加NOVO公司在炼油厂和化纤三厂进行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讲课和现场辅导,这些骨干人员在回到本单位后,从2002年4月4日到4月底进行各二级单位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广泛的培训,重点是学习方法,掌握标准。然后,我们要求以车间为单位,每个车间分别上交公司工作小组JHA和SCL分析各10例,公司工作小组检查各二级单位危害识别方法掌握运用情况,检查中我们发现各单位普遍存在评估危害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危害发生的可能性(L)值标准掌握不一,“风险等级”与日常安全管理重点不对应,JHA分析有些单位“工作步骤”不全面,“建议改正/控制措施”方法不当等问题,为此,我们还分别召开了3次危害识别工作研讨会,以几个较好的JHA和SCL为例子,编写人员、NOVO公司和工作小组人员讲解,车间的工艺、设备、仪表、电气、检维修人员参加,有问题可现场提问,集思广益,取得共识,最后,选取JHA、SCL、HAZOP、FMEA案例20个,印发各二级单位作为标准参考。“风险等级”问题,我们根据公司生产实际,规定炼油厂、乙烯厂、化工厂风险度(R)大于等于12分为“巨大风险”,供排水厂和其它二级单位风险度(R)大于等于9分为“巨大风险”。标准统一后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在公司范围内全面铺开,公司领导和各二级单位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6月7日形成了重大危害及环境因素清单,至此,全公司共完成作业活动的JHA分析2259个,设备设施的SCL分析1416个,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120个,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进行HAZOP、FMEA分析24个,之后,公司又明确要求各单位对危害识别工作进行拾遗补漏,以保证对所有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的危害全面识别。今年年初公司和各二级单位根据2003年公司“安全一号文”中制定今年HSE工作目标和危害识别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使我们对公司各单位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做到“心中有数”。

    2002年6月至10月,在天津公司设备大检修期间,我们充分利用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这一方法,将危害识别和JHA、SCL工作单与《用火许可证》、《进入设备作业许可证》、《高处作业许可证》、《破土作业许可证》相结合,在各种“许可证”前附加JHA工作单,检修过程中甲、乙以方共同进行危害识别分析,使检修期间的安全工作真正做到全方位。天津公司今年大检修中未发生任何事故,为公司完成今年各项经济指标做出了贡献。


    天津公司本着“不欠新帐、逐步还清老帐”的原则,凡体系试运行后国家、集团公司、天津市和大港区等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条例、标准、通知、要求等分成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生产、技术、设备、教育培训7个专业,公司有关职能处室设专人负责进行获取、识别、发放,然后再转发各二级单位。各二级单位在此基础上进行本单位的获取、识别、发放。


   鉴于天津石化公司与天津分公司分立运作,公司实行的是二级管理,分公司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我们编制了两套体系文件,均为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运行控制文件、作业指导书4个层次结构,每套体系文件包括一个管理手册、28个程序文件、58个运行控制文件。


    承包商管理是体系运行后涉及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天津公司HSE《承包商管理程序》规定,公司从今年年初开始对在公司所辖范围内从事工程建设、检维修施工、劳务作业的外来承包商进行了HSE资质审核,审核中,重点检查承包商资质证书、承包商的HSE管理机构、应急管理体系、规章制度、操作规程、HSE业绩和表现(尤其近三年的业绩)、项目负责人,现场HSE管理员、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件、个体职业防护器具目录和有效检验、转分包队伍HSE资质等方面内容。

    审查中,我们本着利用现有公司资源市场,先内部、后外部,同等施工队伍哪家HSE业绩好,制度、操作规程、现场管理规范就选取谁的原则,截至6月底,共审查通过40家。

    天津公司经过HSE管理体系的试运行,各项职责进一步明确、安全、环境、健康涉及的运行控制文件和记录得到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这些将为天津公司今年HSE工作目标的实现,减少各类事故发生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推荐:

OSHMS--一张企业在国际经济领域的通行证

实施安全管理体系 保障安全生产

中国石化集团发布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