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HSE体系

推行JHA模板 树立职工危害意识

发表日期:2011-04-23 11:46:10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镇海炼化公司自2002年开始建立并实施HSE管理体系,在基层全面开展了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公司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推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危害分析(Job Hazard Analysis,JHA)模板式管理新思路,使广大一线职工更好更快地接受了HSE的思念,树立了主动识别危害的意识,避免了直接作业环节伤害事故的发生。

    1 工作危害分析方法简介

    工作危害分析是一种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害的方法,它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通过对作业活动的每一步骤进行危害分析,从而辨识潜在的危害并制定安全措施,设法消除危害。其分析步骤见图1。所谓“作业”(有时也称“任务”)是指特定工作安排,如“操作机泵”、“高处作业”、“巡检”、“采样”等。“作业”的概念不宜过大,如“大修机器”;当然也不能过细。      

      

      图1 工作危害分析(JHA)的步骤

    工作危害分析(JHA)的主要功能在于:

    a) 帮助作业人员正确理解工作与任务,有效识别其中的危害与风险;

    b) 明确作业过程的正确方法及相应的安全措施,以保障工作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c) 应用于班组常规作业过程安全管理,非常规作业前准备及过程控制管理;

    d) 采用简单的程序控制,确保任务执行者遵守风险控制要求,并在事件发生后遵守应急程序。

    开展工作危害分析能够辨识原来未知的危害,增加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知识,保促进操作人员与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助于得到更为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

    2 JHA模板的实施

    2.1 JHA模板的制定与发布

    公司首先组织各单位开展了广泛的工作危害分析(JHA),在此基础上,选出具有共性的31项作业开展模板化管理(见表1),编制“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及“作业危害确认单”模板,要求基层各单位实施模板管理。其中,31项共性作业按作业频次分为3种:

    临时作业(Ⅰ)——每次作业前必须做作业危害确认;

    日常作业(Ⅱ)——每班做一次作业危害确认; 

    已具有作业许可证的作业(Ⅲ)——先进行危害分析,如确定现有的作业许可证内容能满足作业安全需要,可按现有作业许可证进行,如现有的作业许可证内容不能控制工作危害,则修订完善作业许可证。

    2.2 JHA模板工作要求

    2.2.1 各单位参照下发的31种共性作业模板,结合实际,选择编制本单位适用的共性作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及“作业危害确认单”,制定本单位“共性作业模板推进计划表”进行动态管理。

    表1 31项工作危害分析(共性作业)清单




  2.2.2 在编制本单位“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时,必须召集相关专业及作业人员在现场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进行危害识别,并在工作危害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作业危害确认单”。

    2.2.3 对已进行危害识别、编制“作业危害确认单”的作业项目,今后作业前须按要求填写“作业危害确认单”,按作业步骤确认签名,通过作业危害确认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避免事故发生,逐步提高职工的HSE意识。

    2.2.4 当工艺、设备、作业环境等条件发生变更或出现事故(包括未遂事故)后,必须重新对该作业进行工作危害分析(JHA),并修订相应“作业危害确认单”。

    2.3 实施情况

    各单位首先制定了本单位“共性作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及‘作业危害确认单’模板推进计划表”,其中“巡检作业”、“泵切换”、“开泵”、“采样”等日常最普遍的作业“危害确认单”的执行率最高,有利于更快地培养职工的危害意识。

    在实施中,各单位将日常操作频繁的作业“危害确认单”(如“巡检作业危害确认单”等)印刷成册,每日(班)填写;偶尔操作的“危害确认单”则汇编成册或分散印刷,操作时填写。经过1年多的试行,职工对操作频繁作业的危害已经基本掌握,部分单位在通过考试等方式巩固的基础上逐渐取消了一些每班或每天都填写的“危害确认单”,保留高风险、操作频次低作业的“危害确认单”填写。同时,也有单位根据岗位特点,增加了一些模板范围之外的操作进行“作业危害确认单”的填写,使职工对一些高风险、高难度操作的危害进一步掌握,落实各项预防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在推广过程中,有些单位根据实际,也实施了一些有创意的做法,如仓储公司总变岗位的电气操作,操作人员根据规程填写“电气作业票”(由于每次操作位号等情况均可能不一样,故操作步骤由操作人员自行填写),经审核批准后,附上“作业危害确认单”(统一格式),在操作前逐一进行危害确认方开始操作。该做法的好处是:①每项操作有依据,有危害识别和危害确认;②作业票由操作人员依据操作规程自行填写,技术人员审核,使危害识别工作在填写和审核作业票过程中完成,提高了操作人员危害识别的能力,同时也符合了各方面人员共同参加的要求;③一票一单,使得管理上更加清晰。不过,该做法适合于操作频次较低的作业,不适于频次过高的日常操作。

    3 JHA模板推广工作取得的成效

    通过一年多的模板推广,广大职工的危害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危害识别风险评价的方法也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尤其是“作业危害确认单”的填写,使职工在操作前都能自觉对工作危害进行分析确认,落实各项安全措施,避免和减少了事故的发生。同时,通过工作危害分析,也发现了许多设备、工艺上存在的缺陷和隐患,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使危害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2004年,公司各单位共发现和避免大小事故252起,其中,发现管线、设备泄漏106起,避免泄漏引起的火灾事故24起,漏油事故14起,保障了正常稳定的安全生产。

    4 应用JHA模板的注意事项

    JHA模板工作的开展对增强职工的危害意识、防止事故发生有较好的作用,应该予以推广和应用。为尽量使作业危害确认单工作为广大职工接受并认同,为实际操作提供更好的帮助,在今后工作中应注意:

    a) 对日常工作中每天(班)进行的危害较清晰、明显的操作,可在职工熟练后中断“作业危害确认单”的填写,但在人员、工艺或其他重要变更情况下,应恢复填写1~3个月,经考核合格后取消。

    b) 对间断性操作和风险较大的操作,应严格进行“作业危害确认单”填写工作,做到每次操作前都进行危害确认,并定期检查考核。

    c) 危害分析工作应由工作危害分析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与具体操作有关的“危害分析记录表”必须下发到班组,供作业人员学习掌握。对已中断填写“作业危害确认单”的作业,在岗位上必须保留“JHA记录表”和“作业危害确认单”样本,供作业人员参考。

    d) 对31项模板之外的一些重要操作或风险大的作业,可参照“作业票”附“作业危害确认单”的方法,或采取更有效可行的方法进行危害确认和管理。

相关推荐:

OSHMS--一张企业在国际经济领域的通行证

实施安全管理体系 保障安全生产

中国石化集团发布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