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要求与理解要点
发表日期:2011-04-23 11:45:53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第四章是该规范的核心内容,包括18个条款,除“4.1总要求”外,其余17个条款分为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管理评审五个基本过程,构成了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完整要求,通常也被称为17个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要素,它们严格规范了各类用人单位实施、建立和保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所应遵循的原则与基本要求,是各类用人单位获得认证的必要条件,也是审核员进行审核的基本依据。深刻的理解本部分内容是掌握、运用本规范的关键。
4.1总要求
(1)规范条款:
“用人单位应建立并保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2)理解要点:
这一条款是关于建立和保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总体性要求。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一套管理机制,可帮助用人单位实现和系统地控制自己设定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目标,并通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所提供的结构化运行机制使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持续改进。
本条款中,“建立”是用人单位从决定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要求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开始,到形成体系的过程,包括体系的策划、目标的设定和体系文件的编写,组织机构的配置和人员、资源的安排等。“保持”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按规定的要求运行,并在运行过程中实施、实现用人单位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并通过审核、评审等方法改进提高;也包括在新情况出现时的调整修订,及必要的支持活动等。
这一条款不仅要求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应满足17个要素要求,同时强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之后应继续按17个要素要求进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
对于尚未或初始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用人单位,应通过初始评审过程作为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础。
初始评审的目的是:
·提供将影响现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范围和充分性的信息;
·提供测量改进的基线;
·回答“我们现在处于何处”。
初始评审的内容包括:
·辨识现有适用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辨识现状条件下的危害并评价其风险,确定现有措施或计划采取的措施是否能消除危害或控制风险;
·检查现有体系所有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规定、过程和程序;
·分析员工健康监护数据,评估以往事故、事件和紧急状态的调查结果等。
4.2职业安全健康方针
(1)规范条款:
“用人单位应有一个经最高管理者批准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以阐明整体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和改进职业安全健康绩效的承诺。
方针应该符合下述条件:
a)包括至少遵守现行适用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b)适台于用人单位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的性质和规模;
c)包括对持续改进和事故预防、保护员工安全健康的承诺;
d)确保与员工及其代表进行协商,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所有要素的活动;
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
f)传达到全体员工;
g)可为相关方所获取;
h)定期进行评审,确保其对用人单位的适宜性。”
(2)理解要点:
职业安全健康方针是用人单位建立与运行体系所应围绕的核心,它规定了用人单位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发展方向和行动纲领,并通过将其要求在体系诸要素中具体化和落实,从而控制各类职业安全健康风险,并实现绩效的持续改进。制定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的目的是阐明用人单位的整体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和改进职业安全健康绩效的承诺,因此,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基本要求应包括下列两个方面:
a)在方针内容上应:
·适合于用人单位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的性质和规模,以确保其对具体化目标的指导作用。
·包括对持续改进和事故预防、保护员工安全健康的承诺。持续改进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灵魂,是用人单位建立有效科学管理机制的标志;而预防事故的发生和保护员工安全健康则是建立与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
·包括至少遵守现行适用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用人单位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满足和运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规范最基本的要求。
b)在方针管理上应:
·经最高管理者批准。最高管理者是用人单位中负有执行职责的个人或集体,具有用人单位的决策权,也是用人单位独立职能与行政管理能力的实际体现。方针经用人单位最高管理者批准,有利于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纳入全面管理中,实现用人单位生产、经营、环境与安全健康目
标的统一。
·确保与员工及其代表进行协商,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所有要素的活动。员工及其代表参与方针的制定是员工的基本权益,而且员工的参与和承诺对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员工必须认识到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对其自身作业环境的影响,并鼓励其主动投身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所有要素的活动。
·文件化,付诸实施,予以保持。文件化是使职业安全康方针有效的手段,而实施与保持则是确保方针实现的途径与方法。
·传达到全体员工。用人单位应就职业安全健康方针与员工进行明确的交流,从而有助于其对体系的了解和参与。
·可为相关方所获取。即在相关方有要求时,可获得用人单位的OSH方针。
·定期评审,以适应用人单位不断变化的内外部条件和要求,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
下面是某一电建企业制定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实例:
预防为主,控制电建施工风险;强化监督,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以人为本,提高全员安全素质;科学管理,实现绩效持续改进;
4.3策划
策划是用人单位建立与运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启动阶段,目的是对如何实现职业安全健康方针作出明确的规划。该阶段包括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规范4.3.1)、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规范4.3.2)、目标(规范4.3.3)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规范4.3.4)四项内容。
4.3.1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1)规范条款:
“用人单位应建立和保持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的实施程廖。程序包括:
一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施。
用人单位所采用的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应该符合下述条件:
—依据用人单位的范围、性质和时限进行确定,以保证该方法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确定风险级别
一与运行经验和所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的能力相适应;
一为确定设备要求、明确培训需求和建立运行控制,提供相应信息;
—对所需控制活动的监测提供信息,以保证实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风险评价的结果应形成文件,作为建立和保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各项决策的基础,并为持续改进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绩效提供衡量基准。用人单位所制定的风险控制计划应有助于保护员工的安全健康。
用人单位应定期或及时评审和更新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信息。”
(2)理解要点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是建立和有效运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础,其目的是为用人单位建立和保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提供各项决策的基础,并为持续改进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绩效提供衡量基准。因此在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其他要素之间建立明确一致的联系至关重要。本要素的基本要求可分解为下列几个方面:
·建立并保持程序,以有效地开展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
·所建立和保持的程序,无论是在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方面,还是在风险控制的策划方面,均应具备充分性<
相关推荐:
OSHMS--一张企业在国际经济领域的通行证
实施安全管理体系 保障安全生产
中国石化集团发布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