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HSE体系

HSE管理在输油管线反打孔盗油抢修施工的应用

发表日期:2011-04-23 11:45:43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近年来账输原油管道被不法分子打孔盗油的事件时有发生,为了不影响输油生产,减少因打孔盗油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各类事故的发生,输油单位内部抢修队都要对打孔盗油管线进行及时的抢修。由于长输原油管线内输送的介质是易燃、易爆的油品,抢修施工又是流动作业、野外作业、动火作业,更具有临时性、突发性、紧迫性、有时要连续作战等特点。因此,由抢修施工不慎而引发的油品大面积泄漏、火熔炉爆炸等事故就有发生的可能,并且,由抢修施工中的土石方开挖、焊接作业、防腐作业等而造成的对抢修作业区域周边环境、抢修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健康的损害也会发生。因此,运用HSE管理对抢修过程的安全、健康和环境等方面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控制,减少因抢修作业而引发较大的健康、安全、环境事故就显得尤为重要。

    HSE管理是对健康、安全、环境的综合管理,是国际石油、石化企业现行通用的一种先进管理方法。如何在长输原油管道反打孔盗油抢修中运用HSE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防止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及环境破坏,我们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防止事故发生,将危害及影响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是HSE管理的最直接目的,而危害及风险的正确、科学评价和有效管理是达到此目的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加强长输管道反打孔盗油抢修施工的HSE管理,就应该首先从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入手。确定抢修施工的危害及风险所在。

    1 评价的范围

    应从抢修单位接到抢修任务进行准备开始,直到抢修结束、抢修队全部撤回驻地为止,对抢修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及全员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也可以说是对抢修施工所有的作业活动、设备机具、人员、岗位及对环境有影响的各方面等进行分析和评价,例如:

    作业活动包括:抢修车辆驾驶、现场发电、土方开挖、漏点清理、焊接作业、防腐作业、泄漏油回收等;

    设备机具包括:抢修车辆、发电机、电焊机、氧气瓶、乙炔气瓶等;

    岗位、人员包括:焊工、管工、司机、发电工、消防员等;

    对环境能够产生影响的方面包括:原油泄漏、油气、尾气、废热、废渣、噪音、射线辐射、植被破坏,固、液废弃物等。

    2 评价的内容

    1)物(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施工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装置的缺陷,如电焊机漏电;乙炔气瓶未安装阻火阀等。

    2)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不采取安全措施、误操作、不按规定的操作方法及某些不安全行为(制造危险状态),如漏点清理时不使用防爆工具;不设置引弧板,直接在管线上引弧施焊等。

    3)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方面,包括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劳动环境和条件,如施工不慎,造成原油大量泄漏;防腐作业,人工浇涂热沥青不戴防毒护具;快餐盒随意乱扔等。

    4)管理缺陷,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不力,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准备不足、作业人员安排不当、防护用品缺少、施工过程和操作方法不对等,如动火施焊前对动火区域未进行仔细检查;对施焊人员未预留逃生路线等。

    3 评价的准则

    评价准则是判断危害和影响的依据,可以以此对各项危害及影响进行判断。评价准则应考虑:国家、地方及企业内部的法规及规章制度的符合状况;企业或单位的形象受损程度;停工时间的多少;财产损失的程度;人员伤亡程度;污染影响的程度、排放的标准;危害、影响或者偏差发生的频率;安全检查的执行状况;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员工的胜任程度;防范、控制措施的完善和落实情况;资源、能源的全理利用;本企业或本单位最大风险的可接受程度。

    4 评价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评价范围或者内容,采用不同评价方法及其分析表,能够很好地判断抢修施工中的各种危害和影响,例如:

    1)环境因素及识别评价表:适用于抢修施工各个作业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评价,如拆除盗油设施不慎,造成原油大量泄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

    2)工作危害分析:适用于对抢修施工工种人员的岗位(或工种)及其作业活动进行危害和风险评价,如焊工作业会有哪些危害和风险等。

    3)安全检查表分析:适用于对抢修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如电焊机把线绝缘橡胶层是否老化、有何危险等。

    4)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适用于对容易出现偏差的操作或作业活动进行危害和风险分析和评价,如对焊接电流过大,烧穿原油干线的分析等。

    5)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适用于对经常产生故障的单个设备的失效方式、风险程度进行分析、评价,如较大量的泄漏油回收时,对抽油泵抽不出油等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所进行的分析等。


    确定抢修施工中的重大风险及重大环境因素是通过对抢修施工的各个方面所做的风险和危害的评价,并结合本单位的情况,确定为不可承受、必须立即治理或限期整治的那部分危害或风险。在确定抢修施工中的重大风险及重大环境因素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重大风险及重大环境因素一般由风险和危害的分析、评价结果得来,是可能发生风险和危害的频率及严重程度所形成的矩阵综合评判而得。

    2)风险和危害和评价初步结果,受分析、评判人员的经验、技术素质、分析方法和运用等多方面影响,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误差,故需要汇集各方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人员进行讨论,并做最终判定。

    3)重大风险及重大环境因素的确定应根据抢修时间、地点、天气等的变化及抢修队伍、设备、人员等的不同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4)某些危害的严重性不高,但因可能发生的频率较高,也应视为重大风险及重大环境因素。如清理漏点附近油污所使用的破布、拆除下来的沥青-玻璃丝布防腐层等,这些物品随意丢放,虽然危害不大,但因经常会发生,也应有所考虑。

    正常情况下,通过抢修单位各方人员的共同分析、评价、确认,可以确定抢修施工的重大风险及重大环境因素。


    根据HSE管理的要求,对确认的重大风险及重大环境因素都要制定控制或防范措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在制定重大风险及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或防范措施过程中应注重以下一些方面:

    1)控制或防范措施应包括事故预防、事故控制、降低事故影响等方面以及实施这些措施所需的设备、设施、人员培训、管理方式等内容。

    2)明确实施控制或防范措施的基本途径,包括降低风险的可能性、减少危害数量和时间、降低事故后果的严重性等。

    3)明确控制或防范措施实施中各个员工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明确检查监督的执行。

    4)要从各抢修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实施控制或防范措施的合理性、可操作性。

    5)控制或防范措施要进行经济风险分析,在任何情况下,加悸欠缦湛刂苹蚍婪冻潭扔牍痰氖奔洹⒛讯群痛壑涞钠胶猓浞挚悸潜镜ノ皇欠衲艹惺苣持址缦栈虼垡约氨镜ノ欢陨缁岬某信怠⒈镜ノ坏纳缁嵝蜗蟮取?br>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来,反打孔盗油抢修施工的大多数重大风险及重大环境因素都可以通过较为简单的控制或防范,达到降低风险、杜绝危害的目的。特殊情况下,有些重大风险及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或防范,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和人力进行综合治理,这时可通过制定重大风险及重大环境因素管理方案的方式进行解决(因篇幅有限,在此不做说明)。


    反打孔盗油的抢修施工应考虑施工过程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并且需要对这些突发事件进行分析,规定防范措施和应急反应要求,记录并形成文件性的计划。在反打孔盗油的抢修施工的HSE管理中,应对以下一些易发生事故的主要方面考虑制定应急计划:

    1)抢修车辆在赶往盗油点的过程中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2)抢修施工中出现大规模跑油事故;

    3)抢修施工中发生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4)抢修施工中发生严重的人员烧伤、触电、中暑及油气、烟尘、食品中毒等人身伤亡事故。

    在制定抢修应急计划中值得注意的方面有以下内容:

    1)明确可能发生事故险情的类别、严重性及后果;

    2)明确事故应急组织及抢险原则;

    3)确定事故应急状态起始和解决原则;

    4)明确相关单位或部门的责任,如应急调度部门、运销部门、通讯部门、消防部门、医院救护部门等;

    5)应考虑当地政府、部门和人员等可能受到的影响,要将有关的应急计划、措施、要求及时、准确地传达给他们,明确各方的责、

相关推荐:

OSHMS--一张企业在国际经济领域的通行证

实施安全管理体系 保障安全生产

中国石化集团发布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