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审核的定义
OHSMS审核规范对审核的定义为:判定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并适用于实现组织的方针、目标的一个系统化的、独立的验证过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1)符合性审核
用人单位建立和实施OHSMS的目的的是提高自身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水平,减少和控制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促进安全生产和经济进步同时发展。因此OHSMS审核的基本任务是判定用人单位的OHSMS是否符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的要求,所从事的管理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OHSMS规定和计划安排,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审核组通过收集证据,并对所有审核证据进行评审,以确定受审核方的OHS管理体系在哪些方面符合审核准则,哪些方面与审核准则相违背。对于符合审核准则的OHS行为,在审核报告中要进行适当的描述和肯定,而不符合审核准则的审核发现则要进行认真分析,确定体系存在问题的根源,提出不符合报告。
(2)有效性审核
即对OHSMS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在现场审核过程中,可通过以下方面确认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的有效性:
①体系能保证实现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目标和指标;
②对辨识出的重大危险因素能实施有效的控制;
③通过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绩效测量与监测,不符合纠正和预防,内审和管理评审等监督保障要素的实施,企业的OHSMS形成了一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纠正的机制;
④全体员工通过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增强了OHS意识,自觉地在各自操作岗位上遵守有关程序或作业指导书的规定;
⑤在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方面取得的实际绩效;
⑥在产品安全性能的提高和对社区周围的环境和健康的改善方面取得到实际的成效;
此外,OHSMS审核要符合系统性原则,这就要求:
● 审核要针对整个体系,不能只针对体系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
● 审核要按程序进行;
● 审核要循序渐进;
● 审核过程中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避免片面性和主观意向性。
为了保证审核的客观公正性,进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的审核员应独立于被审核的部门或用人单位之外,也就是说,审核应由与被审核对象无直接责任关系的人员来完成。
2 审核、检查、检验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的前提是被审核方已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因而应明确区别于对传统的安全管理活动的检查或检验,也区别于对传统的安全制度、方法和状况的审查或检查,表1对审核、检查与检验的差异进行了对比。
表1 审核、检查与检验
3 审核的分类
有几种划分方法,一种方法是根据审核方的性质分为第一方审核、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第一方审核也就是企业进行的自我审核;第二方审核是顾客或需方对供方的审核,第三方审核是指具有国家认可资格的审核机构对申请认证的用人单位所进行的审核。另一种划分方法是依据审核方是来自用人单位的内部还是外部,分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第一方审核就是内部审核,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均称作外部审核。
内部审核与外部审核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相同点是:
● 审核依据相同:都是依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
● 对审核员的要求基本相同:都要做到客观、公正、独立于审核方,都要具备较高的素质;
● 审核的程序、顺序、阶段大致相同,如均进行审核前的准备、首末次会议、现场审核、审核报告、不符合报告及纠正和跟踪等过程;
● 都是对组织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的符合性进行评价。
表2对两者的差异进行了对比。
表2 OHSMS内部审核与外部审核的区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