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HSE体系

以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建立实施一体化企业管理体系

发表日期:2011-04-23 11:44:29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结合镇海炼化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实践,阐述了实施一体化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及体系建立和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中国石化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具有1600×104t/a,原油综合加工能力、60×104t/a尿素生产能力,拥有年吞吐能力近3000×104t/a的深水海运码头,是中国最大的原油加工基地、进口原油加工基地、含硫原油加工基地、成品油出口基地和重要的原油集散基地之一,进入了世界炼油百强。在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镇海炼化坚持深化改革,一直在努力探索建立与千万吨级大炼厂、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体系。2002年,公司实施了组织结构扁平化改革,将原来的“公司-厂-年间”三级管理改为“公司-运行部”两级垂直管理。机构、职能的变动,导致绝大部分管理文件均需重新修订。与此同时,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开始在整个集团内强制推行实施HSE管理体系。根据国家认可委转换要求,公司的质量体系还必须在2003年底前売成2000版标准的转换工作等。

    为适应变革,提高管理效率,公司确定了一体化的工作思路以及体系的基本框架,2003年9月,一体化管理体系正式开始全面运行。现将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2001年底,公司成立了临时体系办公室,专门负责体系的策划工作。通过对2000版9000族标准、HSE标准的认真学习,以及对公司现状的深入调查、研究,策划人员从必要性、可行性两方面对是否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进行了综合分析。

    1 实施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是有助于减少文件数量,提高文件的实用性、协调性;二是有助于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三是有助于明确岗位职责,减少职能重叠,优化组织的管理结构;四是有助于减少各种检查、审核的次数,减轻基层负担;五是有助于降低管理费用。

    2 实施一体化管理的可行性

    体系一体化是依据ISO9001以及HSE管理体系两个标准的要求来进行的,而两个标准遵循共同的管理思想,许多内容互相兼容,具备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基本条件。

    一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在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修订过程中已充分考虑到了兼容性问题,其结构与94版标准发生了较大变化,兼容性大大增强。

    二是两个标准都遵循PDCA循环原理,对管理体系建立的原则和实施的方法要求一致,都致力于为组织建立一个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框架,以持续改进的思想指导组织系统地实现其既定目标。

    三是两个标准的许多要求具有兼容性:如都要求建立文件化的管理体系、提供领导承诺等;都提出要遵循法律法规要求、要对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都要求对不符合进行纠正,用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来评价体系等。

    四是国家认可委已认可了联合审核这种方式,允许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一本管理手册、一套程序文件,由认证机构实施统一审核。

    基于以上分析,公司最高管理层最终确定了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的基本思路,即:以2000版ISO9000标准的管理思想为基础,立足企业管理现状,综合考虑质量、HSE管理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建立综合考虑质量、HSE管理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建立一体化的管理模式;采取共性兼容、个性互的原则,有机整合ISO9001和HSE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保证对所有要求的有效控制,对内满足建立一体化综合管理体系的需求,对外可以适应和满足不同类型认证和审核的要求,且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为今后其他管理标准纳入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确定了一体化的基本思路后,我们又从机构设置、过程识别、管理职能分配、文件架构确定等方面着手,构建了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

    1重新确定体系的主管部门

    公司质量体系、标准化管理、安全环保工作原由各专业部门分头管理,各自为政,不利于协调统一。为确保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将原设在生产处的公司贯标认证办公室改设在负有企业管理职能的综合管理处,由其对体系实施统一管理,统筹体系运行工作。

    2对管理体系涉及过程进行识别、确定,并重新调整了管理职能

    结合管理现状,以ISO9000标准提出的管理体系模式为基础,识别、确定了需控制的所有过程,并对各部门的管理职能重新进行调整,确定了管理体系各过程、要素的归口部门,编制了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3确定体系文件的架构

    根据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的基本思路,确定了体系文件的框架以及基本形式,具体分为3个层次,按6个系统编号。3个层次为管理手册,作业指导书及其他管理体系文件。6个系列为:T1管理手册,T2程序文件,T3其他管理性文件,T4技术性文件,T5工作标准或岗位职责,T6记录格式。除出厂产品企业标准外,取消了所有的内部管理、技术性企业标准,统一纳入体系文件范畴,按体系要求进行编制、管理。对于外来文件、技术标准则编号不变,管理上按体文件要求执行。

    4确定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制方案

     为满足认证审核及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要求,公司按照ISO9001脑HSE标准的要求分别编制了管理手册的质量分册、HSE分册,但其框架基本保持一致。而对程序文件则按照共性兼容、个性互补的原则,对其中具有共性的内容采用合并编写的办法,不再分别编制,如文件记录的控制、方针目标管理、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而对具有专业特性的内容则分别编制文件,不强求一致,如风险评价、环境因素评价、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等,最终确定程序文件共38个,其中仅与质量体系部分、HSE部分相关的程序文件各12个,共性程序文件14个。


    2002年7月初,公司成立了体系管理委员会,正式启动ISO9001标准换版以及HSE体系建立工作。为了确保管理体系建立、转换工作的圆满、顺利实现,我们制订了实施计划,并围绕计划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1制订体系转换、建立实施计划,建立管理体系网络

    在综合考虑两大体系转换、建立要求的基础上,制订了《企业管理体系建立实施计划》、《企业管理体系项目推行计划》,明确责任单位、实施进度、工作措施等,并制定、落实分步实施计划。组织建立公司管理体系网络,由各二级单位一把手负责体系实施工作,并落实专人负责体系的联络工作。

    2抓好体系过渡期间的变更和宣工作

    为避免体系过渡期间出现管理真空,公司制定了《管理体文件编写导则》、《管理体系过渡期间文件、记录暂行控制规定》等一系列基础文件以及各种共性记录格式,并要求在新文件发布实施前原文件不得作废,原二级厂职能科室归口管理的文件、记录由其所并入的职能部门负责进行清理;制订了《管理体系专项检查考核规定》,对违规现象进行严考核,有效防止了失控现象的出现,实现了体系的平稳过渡。

    3大力加强标准宣贯工作

    要做好体系工作,必须拥有一批熟悉ISO9000、HSE标准的骨干人员。为此,在2001年组织举办了3期2000版内审员学习班。2002年和2003年又连续举办了数期质量、HSE内审员学习班,使质量体系内审员达到300余人,HSE内审员达到200余人,其中共有92人拥有双证,而且基本做到每一个处、科单位都有一名领导干部是内审员,有效保障了体系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司还编制了《2000版ISO9000族标准基础知识》、《HSE管理体系基本知识》等宣传手册,进行全公司范围的普及教育,有力推动了贯标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4组织做好新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制订工作

    首先,确保各部门参与文件编制的人员必须同时具备质量,HSE内审员资格,基本掌握2000版ISO9001、HSE标准要求。在此基础上,邀请专家给编制人员讲授文件编制要领,再由公司体系办公就程序文件的内容与各部门领导、编制人员进行沟通,确定编制要点。在编制过程中,体系办公室与各部门编制人员就发现的问题及时沟通、协调,最终完成了文件编制任务,使第一稿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即具有较高水准,基本符合两大标准的要求。

    5组织做好内审、管理评审等体系阶段重点工作

    内审、管理评审是每年体系工作的重头戏,任务重,工作量大,时间紧,特别是2003年公司第一次实施质量体系、HSE体系内部审核和岗位责任制大检查三位一体的联合检查,第一次实施质量体系、HSE体系联合管理评审,许多新问题都没有碰到过。为此,公司确定了联合检查、联合管理评审的具体实施方案,确保了两次联检以及管理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并组织编制了覆盖管理手册、38个程序文件的标准检查表,有效保障了审核过程中各检查组的工作质量。

    6策划实施一系列新举措,切实提高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

    为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公司策划并制订了包括原岗位责任制、质量专责制、安全责任制在内的一体化岗位责任制; 对体系中的管理规定统一采用管理体系文件类型、格式,从根本上避免了原来体系中各种类型文件各行其是的做法;实施文件的电子化管理,取消科一级管理环节,减少文件分发份数;修改公司级文件发放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定期对

相关推荐:

OSHMS--一张企业在国际经济领域的通行证

实施安全管理体系 保障安全生产

中国石化集团发布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