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环境、健康工作是工程项目中永恒的主题,而且HSE管理体系是国际公认的先进管理体系,是社会化大生产中智慧的结晶,是一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为此,推行HSE、普及HSE、落实HSE已成为保障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工程项目具有流动作业、野外作业、高空作业、交叉作业、动火作业、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较多等突出特点,因此应编制项目HSE实施程序,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更好地落实项目中的环保目标责任制,强化生产全过程污染监督和控制,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减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清洁生产之路做有益的尝试。
HSE实施程序同传统的事后管理做法不同,它侧重于预防,在制定管理行为时,总是考虑最坏的情况,制定在最坏情况下的相应措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损失,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条件。由此可见,前期准备工作是相当重要和必要的。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周围区域的环境评估
为使项目生产对周围区域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在工程项目动工前,对该项目选址、设计和建成投产使用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提出预防措施。可请有关环保部门或高校的环境咨询机构进行环境评价,确定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包括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以及噪声污染、热污染、射线污染情况等;另外,人为干扰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样不能忽视。
2 进行项目建设过程的风险分析,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针对工程项目中的建筑施工、电气作业、工艺安装、射线探伤、焊(割)作业、工程机械作业等特点,考虑到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隐患,进行风险分析,然后制定处理措施和防止措施,并落实操作人和负责人。HSE实施程序的风险评价主要包括隐患识别、风险评价、控制和恢复4个基本步骤,它在对各工种和工序进行风险评价的同时,也要求所有员工必须对本岗位进行污染险情分析,查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事故隐患,并组织有关人员,依据判别准则,制定出风险的削减措施及应急计划,使事故减少到尽可能低的水平,确保在发生污染事故时,能够做到组织得力、方案得当、损失最低,以控制事故的影响和范围。
3 医疗与急救评估
了解邻近各大医院的设施、设备情况,医院处理各种疾病的能力,对紧急呼救的响应速度,并且制定出紧急联络方法及紧急救援路线。
4 开展HSE培训,提高全员环保意识
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全员环保意识,是搞好环保工作的基础。同时,HSE实施程序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也要求进行大量的教育培训工作,每个员工不仅需要掌握本岗位的生产技术知识,还必须熟悉掌握相关安全、环保、健康知识。通过培训,可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之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
5 建立各项制度,使环保工作有章可依
评估的目的是为各种行为提供指导,通过大量的现场评估,制定各种行为规范,为每一个岗位人员制定关键任务、作业计划和紧急计划等相关制度,做到责任到岗、责任到人。HSE的具体实施是分级进行的,因此,在前期准备阶段就应该针对不同的层面制定不同的要求和责任。相应地,现场的环保工作可根据员工的岗位职责落实到人,这样,员工能够严格按标准做、跟程序走,使环保工作更加规范化。
HSE实施程序应以戴明模型为指导,即计划、行动、检查、和改进4个环节循环前进。遵照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SHS0001.1—200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Q/SHS0001.5—2001《施工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规范》、Q/SHS0001.9—2001《施工企业工程项目HSE实施程序编制指南》及Q/SHS0001.10—2001《职能部门HSE职责实施计划编制指南》进行编制。HSE实施程序的编制内容共分11部分,分别为:概况描述,基本状况调查,项目部领导承诺、方针目标和责任,组织机构、职责、资源和文件控制,风险分析和隐患整改,承包商和供应商管理,施工作业HSE管理,施工机具装备的使用和维修,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检查和监督,事故处理和预防。通过建立HSE实施程序,补充完善环保管理制度,使环保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现场的环保工作更加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而且,项目HSE实施程序中就有项目部领导的HSE承诺,它不仅是项目能够启动HSE实施程序的动力,还是项目全体员工积极投入HSE建设的重要保证。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把HSE实施程序作为行动指南,采取更加积极的预防措施,对设备、人员、环境实行整体的全过程控制。通过实施HSE实施程序,可以加强环保工作,增强污染防治能力,较好地控制事故的发生,达到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的目的,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工程项目在建设施工中应全面推行清洁施工,不断改进施工工艺,节约资源和能源,加强环境保护,把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现场施工期间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包括:
a)在进行施工组织的指挥生产时,要加强规划,防止施工工序相互影响或加大、加重污染。
b)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改进施工工艺,尽量降低废气、废水、废渣的产生;
c)消除跑、冒、滴、漏,减少散失或漏失,对被污染的土壤及时妥善处理;
d)对施工区域内的动物、植物、水系、具有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以及人文古迹,都要采取保护措施,严禁随意破坏;
e)对噪声大、震动大的施工机械,应采取消声、减震措施,并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f)材料和油料集中管理,废旧的油料和材料,不得随地遗弃,须回收集中处理;
g)对有毒、有害化学物品必须严格管理,防止储存、运输、使用中散漏;
h)节约施工用水,生活用水,切实加强对各类水域的保护;
i)积极开展综合利用,除害兴利。
HSE实施程序的实施,不仅完善了现场的环境保护制度,做到科学化、程序化,而且通过环境调查、建立判别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建立表现准则和制定风险削减措施等工作,可以将各种可能产生的污染因素都事先评估出来加以控制。
为使HSE实施程序的运行落到实处,应对其进行不断的监测。通过对每一个活动的特性进行常规和非常规监测,获取有关信息,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只有通过持续的HSE实施和监测,才能使HSE管理不断地改进。
工程项目的HSE执行情况可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的HSE内部审核。其目的是评价HSE实施程序的适宜性、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审核,可以了解HSE实施程序的整体运行情况及不足之处,是实现HSE实施程序持续改进的保障。
总之,推行工程项目HSE实施程序,加强现场环保工作符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了以人为本、重在预防的原则。因此,大力实施HSE势在必行,将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