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加入WTO,石化企业承包商管理也面临着与国际接轨,金陵石化公司以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局《承包商安全管理规定》为指南,结合本公司的具体情况,新制定了承包商HSE管理模式,经过近1年来的运作,逐步规范了作业程序,减少了现场“三违”,有效控制了事故,取得了初步的绩效。
早在2002年年初,我们在认真学习、消化和总结了集团公司、API和CMA的一系列标准后,分析了金陵石化的实际情况,调研了35家承包商的组织结构和现有资质水平,组织制定了金陵公司承包商HSE管理模式和程序,对承包商从入厂开始到工程完毕实施了全过程的HSE管理和监控。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主要抓了5个环节的工作。
在正式实施这套模式前,我们进行了现状分析,认为国际HSE管理水平就象大桥的“主桥面”,承包商的水平就象一般“路面”。因此,我们所做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要构筑一个“引桥”,下功夫、花精力对承包商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迅速提升承包商的管理水平,实现与WTO接轨。为此,我们组织了55家承包商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和HSE监督员进行专门培训,由OHSMS审核员授课,讲解HSE的起源、意义、十大要素,介绍国内外的风险评价和危害辨识的方法,了解BP公司和SHELL公司HSE管理动态,从而使得承包商各层次人员初步掌握了新的HSE管理模式。
按照集团公司安环局《承包商安全管理规定》的资质审查要求,我们细化编制了《承包商HSE年度资质审查书》,该审查书中具体列出了27大项PQF内容,包括风险评价、公司概况、管理网络、过去业绩等,该审查书经公司HSE职能部门审核合格后,列入承包商名册。
承包商在承接单项工程后、施工作业前,须填制新编的《HSE单项工程施工计划书》,针对该项工程,开展具体的JHA危险分析,预想作业可能存在的危险性,了解作业现场的最高温度、最高压力、有毒有害介质等周围环境,制定HSE综合防范措施,从而做到“作业前心中有数、作业中落实对策、作业后持续改进”三部曲,确保现场施工安全。
为抓好这个环节,安全管理部门专门成立了HSE特别督查小组,在公司范围内进行全方位、高频率巡检和督查,查出问题,当场教育、当场纠正、当场处理,情节严重者,当即停止作业,进行学习,写出局面检查,并由HSE监督员对其进行考试和处理。
考核是一切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金陵石化制定了《遵章守纪反“三违”考核条例》和《承包商奖罚考核规定》,对用火、用电、进入设备作业、高处作业等直接作业环节的违章,规定了具体处罚条款。如4月29日,在原油中转站动火作业时,承包商虽开了火票,但动火人未持票作业。除当场进行教育外还给予承包商1000元的处罚。对屡次违章者,除进行严厉处罚外,还将该单位列入“年度不信任承包商名册”,上网曝光,停签合同,进一步审查其HSE资质。与此同时,还建立了承包商激励机制,开展“最佳承包商”和“最佳HSE监督员”等评比活动,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最终,在工程完毕、结算帐款前,须经HSE职能部门审核,方可付款,如有违章或事故,则按《承包商考核规定》在工程款中扣除。
金陵石化公司在今年各装置检修和工程施工中,运用上述承包商HSE管理模式和程序,对柴油加氢、延迟焦化、液体硫磺和聚丙烯改造工程等边生产、边施工现场实施了全过程管理和监控,制定了122份《HSE单项工程施工计划书》,实现了122项工程无事故。
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落实集团公司《承包商安全管理规定》,理清业主、承包商、监理三者之间的关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高标准、严要求,狠抓现场管理,加大考核力度,争创HSE优良业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