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HSE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策划和准备/制定认证审核计划

发表日期:2011-04-23 11:44:07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制定认证审核计划

    审核计划是指导现场审核工作的重要依据,认真编制审核计划是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备阶段的重要内容。根据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基本要求的规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审核分成二个阶段进行:即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审核。一般情况下,审核计划应按第一阶段审核和第二阶段审核分别编制。第二阶段审核计划应在第一阶段审核的基础上制定。

    一、第一阶段现场审核的审核计划

    第一阶段审核的审核计划是在对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审核的基础上着手进行的。它应通过体系文件的审核,在对受审核方的基本概况、现场分布、生产过程、重要环境因素以及环境管理体系的整体情况具有初步了解之后才能开始制定审核计划。

    第一阶段现场审核计划应包括的内容及要点如下:

    1.审核目的

    该阶段审核的目的是通过对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环境因素及其影响的了解和对若干重要要素的审核,考察受审核组织环境管理体系的策划和自我完善机制的实施状况,并确定第二阶段的审核重点。

    2.审核的主要内容

    审核计划中所确定的审核内容应覆盖如下基本问题:

    (1)通过现场观察,了解组织的基本概况,包括受审核方的组织机构及职能,生产(活动)过程,现场分布情况,主要环境影响及能源、资源消耗情况;

    (2)通过收集有关环境方针、目标指标、重要环境因素、以及为实现环境方针、目标指标、满足环境法律、法规要求所制定的环境管理方案和程序等信息,了解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的整体情况;

    (3)通过收集组织识别环境因素与评价重要环境因素的过程信息及现场观察,对受审核方识别及评价环境因素的程序的合理性、适用性作出初步评价;

    (4)评审受审核方识别环境法律、法规程序的有效性,以及组织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及标准的状况;

    (5)审核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内审程序、内审计划和各项内审记录,对受审核方的内审程序和内审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审。

    3.审核安排

    第一阶段审核总体上讲属于了解情况的性质,所以在形式上不过于讲究(例如不必进行首次会议和末次会议),但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

    (1)与组织的管理者和环境管理代表会面,说明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审核内容及方法;

    (2)考察生产现场、动力现场和主要环境保护设施现场,了解生产过程中主要的环境影响,并确认认证范围;

    (3)与环境管理代表交谈了解有关体系的整体情况;

    (4)在环境管理体系工作部门审阅各种文件、记录;

    (5)与受审核方代表交谈本次审核的审核发现。

    二、第二阶段审核计划

    第二阶段审核计划应包括下述内容:

    1.审核目的

    评价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审核准则的要求,以决定是否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取得注册。

    2.审核范围

    应为认证机构与受审核方商定的、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要求的范围。该审核范围已在第一阶段审核中得到认证机构的确认。

    3.审核准则(审核依据)

    (1)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2)适用于受审核方的与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3)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4.审核组成员名单

    包括审核组长和审核组成员名单及其分组。审核组人数应根据受审核企业的规模和环境因素的复杂程度而定。

    5.现场审核的起止日期

    6.详细的审核日程安排及分组审核的部门

    三、第二阶段审核的审核安排

    由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同一要素的实施情况往往需要在不同的部门同时得到验证。因此,一般采用以部门审核为主线的审核方法。根据各部门在体系中的职能和作用,列出在该部门所需审核的要素。对一个组织的认证审核应覆盖ISO14001标准中的十七个主要要素。

    根据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程序的要求,现场审核计划中应包括下列内容及相应的时间安排。

    1.首次会议

    2.收集审核审核证据

    在此阶段中要安排与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和环境管理代表交谈;要在ISO14001推进部门中审核主要要素的文件、记录;要根据体系文件的规定到各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审核其职责的实施情况;还要到生产现场以及重要环境因素现场抽样审核体系的现场实施情况。

    3.确认审核发现

    审核组内部要对所有的审核发现进行评审,并与受审核方的有关负责人共同确认所有不符合的事实依据。

    4.末次会议

    审核组长要代表审核组宣布现场审核结论。

    四、审核工作量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审核工作量大小主要根据企业的规模和环境影响大小而定。

    不同规模的企业,审核工作量的差别是很大的。确定企业的规模一般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员工人数,二是建筑面积;由于企业的产品不同,工艺过程不同,自动化程度不同,厂区的分布不同,既使是人数相近的企业其审核的工作量也可以是大不相同的。

    另外一个影响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工作量的因素是企业的行业特点,有的行业环境因素较复杂,环境影响较大(例如:冶金、化工、造纸等行业),其审核工作量就会大于同等规模的轻污染型企业。

    总之,要准确的估计审核工作量需要了解以上具体情况后综合确定。

相关推荐:

OSHMS--一张企业在国际经济领域的通行证

实施安全管理体系 保障安全生产

中国石化集团发布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