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现场审核末次会议
发表日期:2011-04-23 11:43:38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15
末次会义是现场审核调查结束、审核组向认证机构提交正式审核报告之前,审核组召开有受审核方最高管理层和有关部门管理者参加的会议,其目的是:
1. 向受审核方管理层介绍现场审核观察结果,报告审核结论(口头或书面);
2. 有益于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
3. 体现现场审核工作的结束。
末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其程序和内容是:
1. 确定参加会议人员名单。
由于末次会议是现场审核结束的重要组成部分,审核组长应与受审核方协商确定出席会议人员名单。一般,除审核组成员外,应邀请受审核方最高管理层、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者参加,在我国可能还有受审核方上级机关的代表。
2. 出席会议人员应在审核组事先准备的“签到表”签名。
3. 审核组长代表审核组对受审核方的支持与合作致谢。
4. 作为公开、正式的场合,审核组长须重申审核目的、审核依据、审核范围和审核方法,重申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作为抽样调查活动的局限性、相对性。
5. 介绍审核情况和正面印象。
审核组长应对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标准要求的文件、过程符合性与有效性做出以客观证据为依据的确认,肯定受审核方质量管理的成效与特点。
6. 报告不符合项。
由审核组就已准备的书面文件逐项宣读,并由受审核方最高管理者所授权代表确认。
7. 报告审核观察结果和结论。
审核组长应就不符合项对活动、过程或质量管理体系的影响程度作必要的说明;并根据观察结果,对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程度,能否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有效性报告审核结论意见。
8. 介绍认证/注册程序与跟踪审核要求。
在审核目的可达到的前提下,审核组长应概要介绍认证/注册程序与要求,并向受审核方声明,审核书面报告由认证机构正式批准,受审核方只有对所有不符合项都已采取有效纠正措施,并经跟踪审核、验证确认后,方可被推荐认证/注册。并可初步确定跟踪审核的时间。
9. 必要时还可讲解认证证书与认证标志的使用要求。
10. 重申保密承诺、商定有关后续工作。
11. 请受审核方领导讲话。
12. 再次致谢、结束会议。
开好末次会议是审核组长的重要任务。审核组长应控制掌握末次会议的时间;控制会议的合作气氛;并在信息沟通、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使受审核方受益,明确质量管理体系应改进的方向。
相关推荐:
OSHMS--一张企业在国际经济领域的通行证
实施安全管理体系 保障安全生产
中国石化集团发布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