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供电局根据供电企业的特点,把质量管理视为企业生存的基础,把安全管理作为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全面导入国际通行的ISO9001标准和OHSAS18001标准,一个行之有效的现代经营战略—顾客满意战略,也即质量经营战略。这个将质量管理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让质量管理为经营服务,让质量管理为经营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并依据两个国际管理标准,建立一体化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通过“贯标认证”工作,对现行的生产、经营、安全、信息等方面的管理流程、企业标准进行整合、优化,以全方位实现对本局的安全生产、经营服务各方面的管理过程的严格控制,形成自我改进、自我监督的约束机制,真正建立一个适应现实客观环境的企业管理操作平台。通过这个操作平台的建立,严格对过程进行控制,解决过去企业管理中的重复、繁琐的问题,达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的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使我们的企业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使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依据国际管理标准,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实现管理创新
与传统的只注重结果的企业管理模式不同,ISO9001、OHSAS18001要求企业管理应制度化、法制化,管理上以预防和过程控制为主,立足于事前主动的、有效的控制,强调以顾客为出发点和价值取向。故依据ISO9001、OHSAS18001标准建立并实施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可以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益。遵义供电局结合实际制订出了满足法律法规和客户要求又与本局能持续改进的实际相结合的“管理方针”:“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求严务实、追求卓越;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安全水平;向社会提供优质的电能和规范化服务”。确定了与该方针一致的、能够量化测量的“管理目标”。在建立管理体系文件时,为杜绝“写”与“做”各是一套的“两张皮”现象,坚持了“写”所“做”的、“做”所“写”的管理要求。
“写”所“做”的,就是在建立管理体系文件时,除编写了ISO9001、OHSAS18001标准要求的控制程序文件外,还将本企业重要的日常工作流程(如:技术监督、人力资源、物资采购、工程管理、电网规划、供电可靠性等生产、营销、技术、安全管理的各个专业要求)纳入了管理体系的程序控制,编写了共32个控制程序文件。并将本企业现行的三大类企业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进行了修改完善,使之成为管理体系控制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将正在开展的安全性评价、危险点控制工作与管理体系运行中的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员工明显地感觉到国际管理标准与我们的日常工作联系紧密。2002年12月3日,遵义供电局正式发布并开始实施三个层次的管理体系文件949个,其中新编写《管理手册》一本,控制程序文件31个,作业指导书147个,修改完善三大类企业标准770个。
“做”所“写”的,就是在实施过程中,加大宣传贯彻、培训的力度,提高了全体员工对管理体系的认识和理解,自觉按企业依据国际管理标准建立的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开展各项工作。
优化资源配置、整合业务流程,实现机制创新
2003年,遵义供电局按照管理体系的要求,对原红花岗和开发区分局进行了整合,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组建成城区供电分局,加强了城区配电网的管理与调度。同时,为理顺、规范资产关系、人事关系,成立了城郊供电公司。并以电力95598为龙头,整合电力报修、业务受理、电费核算、配网调度和带电作业等业务,在遵义市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形成了电力服务的联动机制。
拓展服务内涵,实现形象创新
管理体系的实施,促进了遵义供电局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加快了建立优质服务常态运行机制的步伐:ISO9001标准的核心就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要求“始于顾客要求,终于顾客满意”,通过引入质量经营理念,全员质量意识大大提高,各部门人员处处以电力客户为关注焦点,以政府和电力客户双满意为目标,想方设法为电力客户提供“优质、真诚、方便、规范”的服务。2003年,面对电力供应紧张的态势,生产、营销、技术、安全、调度等部门协调一致,更新营销服务观念,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一是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了周密的错峰限电方案,及时向社会发布错峰限电序位表,避免了用电秩序出现因电力紧张而混乱的局面;二是积极做好需求侧管理,推行峰谷电价,引导大中企业合理用电,疏导电力供需矛盾;三是立足于“客户利益无小事”的理念,积极创建“诚信经营,文明服务”示范样板工程,开展“为客户上门服务”、为大中客户变电设备“义诊”等活动、以及快速优质的停电抢修服务工作,使广大客户感受到供电服务的真诚,进而赢得了客户的理解与配合。
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服务内涵的丰富,促进了行风建设,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了供电企业在社会公众心中的诚信度。在2003年召开的两次社会行风监督员座谈会上,得到监督员们的一致好评。这充分表明了供电企业引入国际管理规则进行企业管理,将会给电力客户带来更多的方便和更好的服务。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对生产、经营、安全、服务等各方面的管理过程进行了严格控制。通过用国际通用的管理标准来规范企业每个岗位的工作和对人的行为管理和激励,促使全员规范的工作,达到满足顾客、员工、相关方需求的目的,从而持续改进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并让国内或国际认可的、有认证资质的第三方对我们管理水平进行评价,以此树立起来的企业形象将更能使公众接受。
管理体系经过了一年多的运转,于2003年12月25日通过外部审核,该结果充分表明:新理念的导入,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实现了我局的管理创新,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了企业的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生产、经营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促进了员工观念的转变:首先是大家明白了国际标准ISO9001、OHSAS18001适用于供电企业,通过贯彻国际管理标准,提高了全员的质量、安全管理意识,明确了每个岗位的工作若都能保证质量,将对企业的发展意味着什么,进一步加强了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其次是对“顾客”的概念赋予了新的内涵:不光外部电力客户是顾客,内部仍然有顾客。现在,在局内部,上道工作过程把下道工作过程当成顾客,检修部门把运行部门当成顾客,机关管理部门把生产部门当成顾客,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以自己规范、高效的工作为自己的顾客提供优质服务。通过推行以过程控制和流程控制的管理模式,使企业内部管理的各环节变得通畅高效。使我局的检修质量、运行维护质量、机关工作作风都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从而使供电质量(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和服务质量得到提高。
促进了管理的有序规范:31个程序控制文件能对本企业质量、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实施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2003年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加强成本控制,全年发生生产成本22735万元,比上年增加2983万元,但可控成本比上年减少396万元,可控成本同比降低4.51%;单位供电成本14.18元/kkWh,同比降低4.26元/kkWh,降低率为23.1%。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管理的企业标准,通过严格控制招投标过程,2003年两项110kV输变电工程为局节约开支450多万元,土建工程节约资金500多万元。2003年省内售电量完成59亿kWh,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率为28.88%;线损率完成3.93%,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销售收入17.9138亿元,当年电费100%回收并上缴,回收并上缴旧欠电费1050万元;上缴各种税金9062.88万元;供电可靠率99.63%。
有效地解决了企业每个员工干什么、怎么干、怎么约束、怎么考核、责任如何追究等问题,使每项工作达到了“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的管理要求。
有效实现预防为主:管理体系的实施,变过去“事故后查处”为“事前预防”,促进了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向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的转变,将已在进行的安全性评价、危险点控制工作与管理体系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强化过程控制,通过对员工身边和工作现场的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消除隐患或将风险降到最低,使我局安全管理呈现良好态势,截止到2004年5月31日安全生产1607天。
规范了班组现场工作:现场工作我局推行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使班组在现场工作的每个过程都得到控制,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又预防了各类事故的发生,从而有效合理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