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HSE体系

危害识别戒“四忌”

发表日期:2011-04-23 11:41:56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危害识别是HSE管理的核心和基础,是控制和消减风险的重要措施。可以这样说,危害识别的好坏直接关系着HSE的管理水平。因此,基层班组在进行危害识别时,一定要理解危害识别的实质,把握危害识别的要领,认真、细致、全面地开展这项工作,避免以下四种现象的发生。

    一忌周期长。危害识别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不能因为一次成功的危害识别就认为大功告成,一劳永逸,高枕无忧。事物是在不断地变化,危害识别就是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然后查清危害产生的根源,制订相应的风险消减措施。这就要求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根据HSE的管理实际,合理制定出危害识别的周期,无论情况怎样变化,都要坚持定期危害识别,以增加危害识别的规律性、计划性,减少危害识别的随意性。不能因为一时HSE管理水平高了,就把危害识别仍在一边,长时间不进行危害识别,或者因为工作忙了,就把危害识别置之脑后。

    二忌走过场。危害识别是HSE管理的十大要素之一,在HSE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班组危害识别活动开展得越深入越扎实,员工的HSE意识就越强,风险消减措施就会制定更具体、更有效,HSE管理水平就越高。如果在思想上认识不到它的重要性,危害识别时蜻蜓点水,隔靴搔痒,仅仅满足于开开会,填填资料,许多危害就不能及时发现,结果讳疾忌医,养痈遗患,HSE管理就无从谈起。

    三忌人员少。俗话说,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班组员工参与得越多,危害识别就更全面,更具有代表性。这是因为HSE因素变化具有偶然性,在工作中,当某一位员工遇到HSE因素变化时,其他的员工不一定会有相同的经历。这些因素即使出现的几率再小,但它依然潜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在危害识别时,要增强它的群众性和广泛性,只有让员工广泛参与,就能集思广益,才能把隐患查和更清,问题找得更全面,员工对风险就会了然于胸,在工作中有的放矢。如果员工参与得少,危害识别就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即使识别得再深入,它的风险和危害仍然存在,危害识别的价值就大打折扣。

    四忌范围小。危害识别包括环境因素、隐患治理、承包商管理、物资供应、消防管理等因素多方面全方位的立体透视,综合分析。但我们应该看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直接影响安全的生产因素分析得多,设备因素分析得多,人的因素分析得多,而对环境因素、隐患治理、承包商管理、物资供应、消防管理等因素分析得少,识别得少。危害识别存在着涉及面不广、某些环节有缺失的现象,危害识别还有一定的空档。因此,在进行危害识别时,我们要全面、细致、系统地开展这项工作,保证危害识别不留死角,这样才能不断提高HSE的管理水平。

    信息来源:建筑安全2007.11

相关推荐:

OSHMS--一张企业在国际经济领域的通行证

实施安全管理体系 保障安全生产

中国石化集团发布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