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5:45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类模拟天然除虫菊酯化学结构合成的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毒的优点。目前常用的有溴氰菊酯(又名敌杀死、凯素灵)、杀灭菊酯、戊酸氰酯、二氯苯醚菊酯、氯氰菊酯等。其中毒后的临床表现是以神经系统兴奋性异常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在生产、分装、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由于意外事故或因忽视了安全防护,而污染皮肤或从空气中吸入而致中毒。非生产中毒,多由于误服、误用或服毒自杀所致。

    【临床诊断要点】

    根据确切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接触史,以神经系统兴奋性异常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现场调查,综合分析就可以确诊。根据1989年我国颁布的职业病诊断标准(GB11510—89)将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分级如下:

    一、观察对象。接触后出现面部异常(烧灼感、针刺感或紧麻感)、皮肤、粘膜刺激症状或接触性皮炎,而无明显全身症状者。

    二、轻度中毒。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包括头痛、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及恶心,并有精神萎糜、呕吐、口腔分泌物增多或肌束震颤者。

    三、重度中毒。除上述临床表现外,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可诊断为重度中毒:

    1.阵发性抽搐。

    2.意识障碍。

    3.肺水肿。

    【伤残等级与劳动能力丧失程度评定】

    中毒后经及时抢救治疗,预后一般较好,大部分患者可治愈,轻度中毒多于一周内恢复,治愈后可以从事原工作,重度中毒者治愈后应调离接触除虫菊酯类工作。

    中毒后在医疗终结时留有后遗症的参考有机磷农药中毒有关部分。

    中毒后死亡者应按工伤事故死亡鉴定与赔偿的标准进行。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