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急性铍中毒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4:48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铍(beryllium, Be)为稀有金属。急性铍中毒又称为急性铍病,是以急性肺炎等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致病原因】

    铍被用于制造火箭、飞机的高温部件、仪表零件及用作原子能反应堆的中子减速剂和反射剂。在低温炼制或制造过程中吸入高浓度的铍及其化合物,主要是可溶性氟化铍、硫酸铍、氧化铍的粉尘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一日内吸入铍化合物(氟化铍或氧化铍)0.5~4 mg即可引起急性中毒。

    【急救处理】

    1. 立即脱离铍接触,卧床休息,给予吸氧。

    2. 早期、短程、足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用法参见急性肺水肿),可减轻症状,防治肺水肿。

    3. 铍络合剂应用。实验研究发现“H-73-10”有排铍效果,但尚待临床验证。

    4. 对症治疗。

    【预防】

    1. 改革工艺和生产流程,实现自动化、密闭化、机械化,尽量减少工人与铍直接接触。

    2. 加强局部通风排毒,尽量做到远距离操作。采用湿式作业,避免高温加工。

    3. 做好含铍废水、废渣、废气的处理,尽量做到回收利用。

    4. 加强个人卫生和防护,工作后应淋浴,不在生产场所吸烟、饮水、进食。进入生产场所穿戴防护服和手套。

    5. 凡有慢性呼吸系统疾患,慢性肝、肾疾患,心脏疾患,皮肤损伤者不宜从事铍作业。

    【预后及劳动能力鉴定】

    据统计约有10%重度急性铍中毒者死于急性肺水肿、肝坏死、心律失常等。一般中毒者治疗1个月可使症状消失,1~4个月肺部病变可完全吸收。仅少数患者胸片显示长期残留少量点状和条索状阴影,甚至转化为慢性肉芽肿病变。

    治愈后患者不得再从事铍作业,并应密切观察,每半年作一次胸部X线检查,如2年无变化者,则应每隔2年作一次健康监护体检。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