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浴池业污染状况调查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3:54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为更好地加强浴池业的卫生管理,我们于2004年1~3月对我市乡镇16家浴池进行了卫生学调查。
1 采样方法
1.1 浴池水 在池子对角线上选3点采样。
1.2 浴巾 将浴巾对折后,两面中央部位各采1点,组成1个样品。
1.3 体表在开池后2、4、6h,分别选择入池者10人,用25cm2滤纸粘贴,分别在人体的腋窝、后背、脚心各采取1份,组成1个样品。
2 结果
浴池水检测结果,见表1。池水采样240个,细菌总数检出范围520~7.78×105个/ml,超标率为85.6%;大肠菌群检出范围<18~1721个/L,超标率为80.1%,浑浊度检出范围为5.2~220,超标率为80.5%。结果表明,随着开池时间增加,入水人数的增加,其细菌指标超标愈大。pH值检出范围7.5~7.8,无明显变化。

自带浴巾使用前后细菌总数检测结果,见表2。在开池2h后,使用浴巾细菌总数较少,主要是入水人数较少,池水污染较轻,而在开池6、8h,其检测值明显高于入池前,表明池水污染较重。

人体表面带菌,见表3。通过调查发现,浴前体表细菌总数检出范围<10~6700个/25cm2。浴前与浴后相比较,检测640人,带菌增加者有400人,占62.5%。其中,开池6h时检测160人,带菌增加者139人,占86.9%。

3 讨论
本文结果表明,随着入池人数增加,浴池水污染愈严重,浴巾和体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由于浴池是我国最普及的传统洗浴方式,在北方地区更为突出,现阶段还难以取消。但浴池的污染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首先要严格新建浴池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对旧浴池的基本设施进行改造,对条件太差,又在近期不能改造的要坚决取缔。其次,加强浴池的消毒,定期监督监测。再者,适当控制洗浴人数,禁止肥皂入池,对池水采取连续加水或换水的方法。笔者认为在洗浴4~5h后可全部换水1次,或每日至少换水1次。应设有淋浴设施,配备一定数量的面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卫生水平的提高,应逐步取消公共大池。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