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1996~2002福建省尘肺死亡情况分析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3:32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为了解我省尘肺死亡情况,探讨有效的医疗预防和管理措施,我们将福建省1996~2002年共62例尘肺死亡病例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996~2002年福建省(包括9个设区市)的职业病报告数据资料。

    1.2 方法 将所得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分别进行输入和统计处理。尘肺种类、工种、死因、接尘工龄的统计按《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手册》进行;工业系统的统计按〈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告工作手册〉进行。

    2 结果

    2.1 尘肺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构成 见表1

    表1 1996年~2002年福建省尘肺死亡病例死因构成

    

    2.2尘肺死亡病例的尘肺种类 62例尘肺死亡病例中矽肺59例,煤工尘肺2例(3.2%)铸工尘肺1例(1.6%)。

    2.3 尘肺死亡病例的工业分布情况 见表2。

    表2 1996~2002年福建省尘肺死亡病例的工业分布

    

    2.4 尘肺死亡病例的工种分布情况 见表3。

    表3 1996~2002年福建省尘肺死亡病例的工种分布

    

    2.5 尘肺死亡病例的接尘工龄分布情况 见表4。

    表4 1996~2002年福建省尘肺死亡病例的接尘工龄分布

    

    3 讨论

    本文尘肺死亡病例的死因构成位于前3位是矽肺,死因不明,气管、支气管和肺的恶性肿瘤,尘肺成了主要死因(62.9%)。这与我省1986年的尘肺流调结果基本吻合;广东省1987~1994年的尘肺流调结果,因尘肺死亡的病例也列为第2位;但与全国1986年的尘肺流调结果不相符。有资料报告:单纯矽肺的病情发展比较缓慢,且不是致死原因。但本资料死因中尘肺的直接死因人数占62.9%,而因合并肺结核,肺心病和气胸3种疾病的死亡人数仅占5.4%,前者明显大于后者。尘肺因某些疾病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加强尘肺患者的健康监护。

    本文尘肺死亡病例中矽肺占了95.2%,这与我省以往的调查和近年的报道矽肺所占比例均较高(78.8%、61.6%)有关,而且矽肺是尘肺中进展最快、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往往促使矽肺病变恶化、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本文尘肺死亡病例的工业系统分布以机械、煤炭、铁道和有色金属居多,合计占93.6%(表2);按工种分布情况分析,则以凿岩工和主掘进工所占的比例最大,合计为90.3%(表3)。与我省以往的调查基本吻合;在近年的调查中,这两个工种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两个工种所接触的主要是矽肺(岩尘和半煤岩尘等),我省煤炭系统粉尘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岩尘平均为34.2%、半煤岩尘平均为19.08%;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大、达标率低;我省近年来尘肺发病的工业分布也以煤炭系统最高(占总数的89.8%)。因此,抓好煤炭系统的尘肺病防治是我省职业病防治的关键。

    本文死亡病例的接尘工龄呈现两头大、中间小(表4),接尘5a以下和20a以上的合计占66.2%,而接尘3a以下的死亡病例却占21.0%。这与全国、全省调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病工龄也随之向后推移的趋势”不吻合。是否因乡镇、个体、家庭粉尘加工作坊式企业的大量出现(如仙游东湖的家庭石英加工作坊)而导致急性矽肺的发生所造成的,有待进一步探讨。这种现象告诉我们,对发病工龄短的,尤其是发病工龄小于3a的矽肺患者要倍加关注,采取有效的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发生短接尘工龄矽肺的用人单位应采取切实有效的防尘措施,防止尘肺病的发生。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