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命脉,因为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车间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工作的落脚点,而生产车间有毒有害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更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大庆石化公司二厂丙烯腈、硫氰酸钠车间为例,其作业环境存在氢氰酸、氰化钠、氢氧化钠、氨气等剧毒和缋腐蚀介质,其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现结合车间工作实际就有毒有害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工作探讨如下。
安全教育是安全工作的基础。车间作业环境的安全要求,是通过安全教育反映出来的。安全教育是提高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有了高度的安全意识,在有毒有害环境作业,就会有安全的行为做保障。国家的安全工作方针、政策和企业的安全工作制度以及对作业环境的安全要求进行学习训练,使员工的头脑树立牢固的安全观念。安全教育来不得半点走过场,安全演练来不得半点走形式,安全培训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工作在有毒有害作业环境更要突出以下安全教育:一是防止人身伤亡事故教育。在有毒有害环境里,员工必须突出其作业环境毒素对人身伤害情况的了解,既了解介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毒害性质,又要熟悉环境重点毒害部位。学习掌握作业环境内有毒有害介质接触防范措施,做到会检查、会防范、会逃生。二是不发生设备事故教育。针对有毒有害作业环境,不发生设备事故这一要求更加严格。试想,在有毒有害作业的环境中处理设备事故难度更大,尤其强腐蚀介质处理不当,留下的隐患难以估量的。所以教育员工对有毒有害作业环境内的每台设备的本身特性和工艺都要清楚,做到对设备故障会检查、会处理。三是灵活多样的实际演练教育。有毒有害作业环境的毒害介质以气体、液体、固体三种形态存在,要针对各种毒害介质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防范演练。从预防到救治、从自救到救助全方位培训,从防护器具的原理到使用方法全面学习。可采取现场专题演练、班前和班后会讲解或利用安全会议统一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安全教育深入人心,落实到员工的行为中去。硫氰酸钠车间长期以来一直把有毒有害环境的安全教育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来抓,坚持安全第一,教育第一、演练第一的思想,采取经常性的灵活多样的安全教育形式,使员工对作业环境的毒害介质考问会答、应急会做、器具会用。该车间现场安全工作一直没有出现人身安全事故。
车间有毒有害生产环境要严格管理。管理就是控制,有了控制,管理就起到了作用。安全操作是装置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有毒有害作业环境安全操作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是抓好工艺技术操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各项指标都要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通过深化培训,不断提高员工技术水平,不断积累现场经验。做到能调整生产、控制生产、组织生产。多年的技术培训,硫氰酸钠车间员工练成了一身过硬的技术本领,在严重的毒害环境中没有发生一起因操作失误而造成人身伤害事故。二是抓好设备操作。正确操作设备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有毒有害作业环境内正确操作和使用设备,必须熟练掌握设备性能和操作方法。在有毒有害作业环境内对设备巡检要求更为严格,因为出现一处设备隐患便可能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所以对有毒有害环境设备管理杜绝跑、冒、滴、漏,及时消除设备隐患,才能避免由于设备出现的问题而发生安全事故。加强员工设备技能训练,在“四懂三会”上下工夫,提高现场应变能力和处理能力。三是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精神。有良好的技术素质,没有爱岗敬业的责任心,是很难保证生产操作不出问题。装置生产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涉及人、机、料、法、环等方方面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安全生产,培养员工树立爱岗敬业精神,通过教育的方法、培训的形式、激励的手段,使员工增强岗位责任心和事业进取心,在8小时内都能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四是抓好外来人作业管理。对外来施工人员进入有毒有害环境作业,要严格把住安全教育关、把住进容器关、化验分析关、现场动火关和安全监督关,对关键部位、关键设备和关键点都要做好标记,以防伤害外来施工作业人员。对施工作业全过程设专人监督检查,杜绝在有毒有害环境内的一切违章作业。
装置生产现场的日常控制,必须做到上道工序保证下道工序,一环扣一环,环环不脱节,使生产有序进行。生产现场管理首要的是人的管理,使人的行为达到现场规范要求。在有毒有害环境内作业,人的安全行为是非常关键的,应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抓好制度落实。当前,从公司、分厂到车间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用以约束和规范人的安全行为。但各项制度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安全行为中去,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车间工艺、设备、安全等各专业人中,严格检查监督各项规章制执行情况,对有毒有害环境作业人员的行为用“放大镜”去对照制度,使作业者完全去执行标准和规定。也只有人的行为得到了规范,才能保证作业现场不出现人为事故。二是抓好安全监督。装置生产现场的安全行为是动态的,作业过程本身就是个动态过程,实施有效的安全监督就会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对装置重点部位和危险点的控制上,从时间、空间、设备等进行立体交叉管理,以安全员为重点对作业环境的安全行为进行监督,强调“管理无情,不讲情面”、“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包括巡检、操作、作业等,对不符合规范的做法(如:不戴安全帽、不戴防护手套、应2个人一起巡检的去了1个人、不开火票动火等)一律严加制止。硫氰酸钠车间多年来现场作业环境防毒害一直是安全、工艺、设备等齐抓共管,没有发生一起中毒事故。在一次检查中,发现氰氢酸管线阀门泄漏,由于采取措施得力,员工训练有素,避免了中毒事故的发生。
在有毒有害环境里作业,安全设施、防护器具对作业人员起着巨大的保护作用。一是现场有毒有害标志。关键的机泵房要设有标志,对危险点更要加强管理,在做好标志的情况下,可采取非常措施(如:硫氰酸钠车间氰化钠采样点上锁后,需经2个人方能开锁)。针对区域内的毒害介质要有醒目的标志,以防外来作业人员发生事故。二是会使用毒害防护器具。有了先进的毒害防护器具就可以避免紧急生产状态下发生安全事故。硫氰酸钠车间先后配备了氰氢酸报警器(有固定式和便携式2种)、空气呼吸器,并且员工在作业中配戴防毒手套、防护面罩、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在每个泵房都配备了两个冲洗点,及时清洗身上残留的毒物。这样极大地减少了毒物对作业人中的危害。二是加快技术进步。通过技术进步,消防有毒有害环境内的毒害介质泄漏,对不合理的影响作业环境安全的工艺项目进行技术改造。对作业过程危险极大,容易跑、冒、滴、漏的设备进行设备更新。硫氰酸钠车间先后更新2台维修频率较多的屏蔽泵,降低了设备操作难度,使作业环境毒物外泄减少了很多。并选择了回收硫化氢技措施项目,为今后的作业环境减少一种毒物,消除了一大污染源。
随着公司职业安全卫生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运用体系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来持续改造车间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已是车间工作的核心任务——推行QHSE 管理。通过作业环境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可以按区域、有重点地进行评价区分,明确风险削减控制措施,对风险大的重点管,对一般风险大家管。QHSE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采用的是识别、分析、评价生产现场中的危险性,根据其结果,在时间、经济、技术允许条件下,调整工艺、设备、操作管理等因素,使生产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得到控制,并使生产系统安全性达到最好状态。现在车间QHSE管理体系已运行了起来,使车间的职业安全卫生与环境管理迈向了科学管理轨道。
有毒有害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是一项严格、细致、复杂的工作,在动态的生产现场有毒有害介质的存在也是动态的,所以,对现场安全管理时刻不能放松。从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入手,加强技术训练,控制和监督人们的安全行为,并配备一定的安全设施,就会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 的发生,即使是发生安全事故,也会得到妥善处理。只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只要坚持警钟长鸣,只要将QHSE管理体系科学有效的运行起来,我们的作业环境就会减少事故的发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