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血液透析抢救急性鱼胆中毒12例分析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3:26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生食鱼胆发生中毒易导致多脏器功能损害,是一种严重的临床急症。我院从2001年7月~2004年6月,采用血液透析疗法对12例急性鱼胆中毒患者抢救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12例,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18~62岁。生服草鱼胆、鲤鱼胆2~4枚不等,服食至入我院时间为2~10d。

    1.2临床表现 12例患者首发症状均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2~4d均出现少尿、无尿及不同程度浮肿,其中出现黄疸3例,并肝大1例,昏迷伴抽搐1例。

    1.3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所有病例尿蛋白+~+++,6例尿红细胞5~10个/HP。肾功能:Cr425.3~1642.5μmol/L,血BUN21.2~58.9mmol/L,ALT125.4~1011.5/L,AST178.5~2245.5U/L;心电图:频发室早1例,ST-T改变2例。

    1.4 误诊误治情况 4例患者在院外因消化道症状误诊为急性肠炎、分别给予氧氟沙星、庆大霉素静滴治疗。

    1.5 治疗方法 12例患者按急性中毒予以常规处理,对合并肝脏及心肌损害的患者给予护肝、营养心肌、抗心律失常治疗。同时,尽快进行血液透析或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全部采用贝朗Dialog透析机,贝朗HE1400血仿膜透析器、爱尔AierYTS150炭肾,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血流量为160~200ml/min,首次透析3h,以后4~5上,透析次数2~10次不等,给予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

    2 结果

    12例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其中7例患者经2~3次透析后临床治愈,这些患者均为少尿2~4d入院的患者;而另外5例是少5~10d入院的病程较长的患者,透析4~10次才临床治愈。

    3 讨论

    本组12例患者均误信生食鱼胆可“明目”而服食草鱼、鲤鱼胆发生中毒,其中毒机制:①胆汁毒素的直接作用;②胆汁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对细胞生物醇的抑制;③氧自由基增多及抗氧化物质减少;④胆盐对细胞膜的破坏作用; ⑤细胞炎性物质致敏作用;⑥胆汁中含有氢氰酸物质的毒性作用。上述因素可致多脏器损害。按脏器受损的严重程度,依次为肾、肝、心脏和胃肠。故及时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鱼胆中毒的肾脏病理变化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或坏死,变性或坏死的上皮细胞脱落形成管型使肾小管阻塞,以及肾小管基底膜断裂,使肾小管内液体漏入间质造成间质水肿,使肾小球有效滤过压降低,从而少尿、无尿,发生急性肾衰。另外,胆汁易于从胃肠吸收,故服用鱼胆中毒首发症状均为胃肠症状,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本组4例院外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而使用对肾脏有损害药物,进一步加重肾损害。有研究表明,急性肾衰是鱼胆中毒致多脏器功能综合征(MODS)出现早且损害最严重的表现,也是患者就诊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甚至预防性透析,特别是血液透析和/或灌流是成功抢救急性肾衰确切有效的方法,病程越快,透析效果越好。本组12例鱼胆中患者经血透析抢救成功也充分说明这一观点。血液净化既可清除进入血循环中的毒素,减轻或消除对肾脏损害,同时又能暂替代肾脏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改善其它受损脏器(肝、心等)功能,故血液净化对抢救鱼胆中毒有明确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