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尘肺肺心病患者肺性脑病的早期预防护理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3:24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尘肺是一种不可逆性的职业病,其临床主要并发症为肺心病,肺心病患者伴呼吸道感染如发展为呼衰的患者应高度警惕肺性脑病的可能。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心悸、精神错乱、狂躁或者表情淡漠、神志恍惚、嗜睡等肺性脑病发作表现时,应协助抢救并做好护理。江西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自2000年来对18例尘肺肺心病并发肺性脑病患者进行早期预防护理,减少了病情反复发作次数,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现将早期预防护理阐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8岁,均经临床综合诊断为尘肺并肺心病。

    2 护理措施

    2.1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尘肺肺心病患者呼吸频率、脉搏、心率、是否头痛、神志是否恍惚或呈嗜睡状、有无神志异常、表情淡漠等,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报告并采取积极措施。

    2.2 休息和安全 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对有肺性脑病先兆症状发作者加床档或用约束带约束肢体,防止坠床,加以安全保护,必要时用专人护理。

    2.3 合理用氧 目前,吸氧仍是治疗各种肺部疾患的手段。一般持续低流量(1~2 L/min)、低浓度(24%~30%)给氧。对吸氧患者应观察氧疗效果,必要时做血气分析。在用氧过程中应注意预防①无效吸氧:患者鼻腔分泌物过多阻塞鼻腔,氧气装置漏气,吸氧管插人深度或方法不当。②吸干燥氧:患者多有痰液稠粘或排痰无力,吸氧不注意湿化,易引起痰液干燥不咳出,应加强湿化和温化(湿化瓶40℃~50℃温开水)可增加氧分子的弥散能力提高氧疗效果。根据病情加强排痰给予合理的排痰方式,鼓励患者咳嗽咯痰,无力者可叩背或改变体位,必要时用呼吸机辅助吸痰。③高流量吸氧及间断吸氧:肺心病患者多合并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且以Ⅱ型呼吸衰竭为主。患者主要依赖缺氧来维呼吸的兴奋性,有时患者认为加大给氧可缓解呼吸困难,自行调高流量使血中氧分压很快上升,解除了赖以维持呼吸兴奋性的来源,造成二氧化碳排出减少,二氧化碳分压急剧升高,诱发肺性脑病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吸氧患者应注意观察并教育患者不可自行加大给氧,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2.4 药物应用护理 遵医嘱用呼吸兴奋药时,注意给药速度不能过快,在用药过程中如发生恶心、呕吐或肢体抽搐,应及时减药或停药,以免加重缺氧而诱发肺性脑病。肺心病患者常合并全心衰竭,输液量不宜多,不宜快,一般每日输入量<1 500 ml,滴速<30滴/min

    2.5 饮食指导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伴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者饮食应低盐、低脂,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瘦肉等,鼓励少食多餐;注意每次不宜过饱,以防膈肌上抬,导致呼吸困难加重;除心、肾和其他需限制水摄入的疾病外,要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200—3000 ml/d,以降低痰液粘稠度。

    2.6 呼吸功能锻炼 采用缩唇呼吸配合腹式呼吸训练。具体做法是:指导患者放松全身肌肉,特别是紧张的辅助呼吸肌群,情绪安定,平静呼吸。吸气时令气体经鼻孔进入,呼气时将嘴唇缩成吹笛状,使气体经缩窄的嘴唇缓慢均匀地呼出。吸气时腹肌放松,腹部鼓起,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下陷。让患者将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前胸,以感知胸、腹起伏,呼吸时使胸廓保持最小的活动度,腹部可用手适当加压,以增加呼吸时膈肌的活动度.2次/d,10-15min/次。实践证明,将缩唇呼吸融入腹式呼吸,能有效增加呼吸运动的力量和效率,调动通气潜力,有助于二氧化碳排出。

    2.7 保健指导 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防治疾病的重要性。戒烟是必要的也是困难的,要打断生理成瘾性,并要患者下决心予以配合,运用厌恶疗法、替代疗法协助患者戒烟。避免吸入尘埃、刺激性气体,避免进入空气污染、有传染病及温差大的地方,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