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佛山市鞋厂苯作业工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情况调查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3:24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近年有学者研究显示,苯对机体有明显的免疫毒性。为了解苯作业工人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我们于2002~2004年对佛山市4家鞋厂4100名苯作业工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佛山市4家鞋厂苯作业工人4100人(男451人、女3649人),年龄18~40岁;对照组为同期进行体检健康的、不接触有机溶剂的陶瓷厂、机械制造厂工人1800人(男450人、女1350人),年龄18~52岁。两组年龄构成比相似。两组工人均经过上岗前健康体检,新员工上岗前体检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分别是13.5%和13.00%,与本所1995年调查的佛山市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13.8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①检测HBsAg的试剂盒由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提供,操作方法按试剂盒上的说明书进行。②生产环境中苯浓度的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按《车间空气监测检验方法》第3版的有关项目要求进行。全部数据均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用χ2检验进行比较。

    2 结果

    4100名苯作业工人,HBsAg阳性738人,阳性率18.00%。对照组1800人,HBsAg阳性250人,阳性率13.89%,两组的差异非常显著(P<0.01),见表1。不同工龄苯作业工人HBsAg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种苯作业工人HBsAg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苯接触组与对照组乙肝表面抗原性情况

    

    注:两组HBsAg阳性率比较,P<0.01。

    4家鞋厂均是外资来料加工,各车间相通,致使全厂作业环境均受到污染,不同工序中以调胶房及鞋底粘贴两工序空气苯浓度高,见表2。

    表2 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检测结果(mg/m3

    

    3 讨论

    苯对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明显的抵制作用,也能抑制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使作业工人免疫球蛋白1gG降低、1gM增加、T淋巴细胞(TLC)和WBC降低。T细胞(CD+)、T-辅助细胞(CD)及NK细胞(CD16)均减少。CD+/CD-比值下降。本次调查结果显示,4100例苯作业工人中有5例WBC低于正常值,其中3例HBsAg呈阳性。苯作业工人HBSAg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提示苯作业工人机体免疫功能及免疫监视功能受到抑制,机体对病毒监视能力及免疫应答能力下降。有报道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产生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机体清除乙肝病毒的能力比对照组差。本次调查结果,苯作业工人 HBsAg阳性率18.00%,高于冯文浩等报道的13.28%及郑贤干报道的14.33%。不同工龄苯作业工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本次调查苯作业工人工龄最长5a,最短不足0.5a,平均工龄2.3a,不能反应长期接触苯对免疫功能有影响,应该进一步观察。由于厂房相通,各车间、各工序空气中苯浓度含量相差不大,不同工序苯作业工人HBsAg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调查结果提示,苯作业工人上岗前健康体检HBsAg阴性者预防接种乙肝疫苗十分必要。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