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注册安全评价师评价网!
首页 > 职业危害

低浓度氯气对工人肺功能影响的调查

发表日期:2011-05-04 09:43:20  来源:互联网; 点击次数:
安全评价推荐

    长期以来,对氯气慢性危害的认识和研究报道结果不一。为了解长期接触低浓度氯气对工人肺功能的影响,我们对某化工厂接触氯气工人的肺功能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从该化工厂接触氯气工人的肺功能检查资料中选取既往无呼吸道疾患史、无吸烟史的60名工人(男37人,女23人)作为调查对象,年龄24~48(35±2.8)岁,工龄6~28(15.64±3.8)a。另选择同厂不接触尘、毒有害气体及不吸烟的60名工人(男39人,女21人)为对照组,年龄25~48(34±3.0)岁,工龄6~29(16.1±3.8)a。两组工人年龄、工龄、性别结构基本相似。

    1.2 方法 测定车间空气中氯气的浓度。对受检者询问职业史、即往患病史、吸烟史。用日本Chest公司生产的HI-101肺工能仪测定肺功能。由专业医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测定,受检者取立位,每人至少测定3次,取其中最优1次作为测定结果。测定指标:FVC(用力肺活量)、FEV1.0(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0/FVC(FEV1.0FVC×100%)、PEFR(最大呼气时的流量)、V50(FVC50%时的流量)、V25(FVC25%时的流量)。为了消除年龄、身高等混杂因素的影响,以每次指标的实测值与预计值的百分比作为测定结果。参照GB/T1680-1996《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中肺功能损伤分级标准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

    2.1 车间空气测定结果 车间9个点空气中氯气浓度检测结果为0.03~0.68 mg/m3,平均0.42 mg/m3,均在国家卫生标准(1 mg/m3)之内。车间内部分岗位有机械通风装置,工人工作时穿工作服,偶尔佩戴口罩、手套。

    2.2 肺功能测定结果

    2.2.1 肺功能测定指标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的比较 由表1可见,观察组肺功能测定指标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中V50和V 25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1 两组工人肺功能测定指标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



    2.2.2 小气道异常率比较 由表2可见,观察组小气道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尤其以V50为显著,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2 两组工人小气道异常率



    3 讨论

    国家卫生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氯气最高容许浓度为(1 mg/m3)。本次调查作业环境空气中氯气浓度较低(0.03~0.68 mg/m3),平均为0.42 mg/m3,属于低浓度。观察组工人平均工龄(15.64±4.3)a.观察组肺功能测定指标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FVC%、FEV1.0%、FEV1.0/FVC、PEFR低于对照组,差异不存在显著性(P>0.05),而V50和V 25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提示长期接触低浓度氯气对工人肺功能会产生影响,主要以小气道功能受损为主。以往文献也有类似报道。

    众所周知,肺小气道功能异常可逐渐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因此,对接触低浓度氯气工人定期进行肺功能测定,尤其是对工人肺的小气道功能进行监护,有助于早期发现氯气对工人呼吸系统的损害。同时,必须加大职业卫生宣传,建议作业工人佩戴防毒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保护自身健康,减少职业危害。

相关推荐:

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劳保用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